今天看啥  ›  专栏  ›  胡俊0320

「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13,胡俊

胡俊0320  · 简书  ·  · 2019-07-20 22:23

第八章《写给大家的学习策略》

在这一章里写了四类人群的学习策略,分别是:学生、职场人士、教师、培训者。在我们的输出群里,和每个人都相关的角色是职场人士。给职场人士的学习策略,作者提出有四个方面:检索、生成、反思、细化。

我从中挑选了生成和反思作为今天和明天的拆页内容。

拆页十四

来自第八章《写给大家的学习策略》

P234

生成

2013年,82岁的约翰•麦克菲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到了自己对写作瓶颈问题的认识。麦克菲是创造性纪实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荣获诸多奖项,广受称赞,有辉煌的职业生涯。对于一名作家来说,如果他还对自己写作的主题抱有希望,那么写作瓶颈是他必须越过的障碍,只是这个障碍有时看上去似乎无法逾越。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写作是一个反复创作和发掘的过程。很多写手本可以成为作家,但他们失败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明确想要说些什么之前,他们没法让自己全身心投入。麦克菲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他给自己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自己是多么痛苦,自己之前对这个主题的期望有多高(是关于一只熊的作品)。但他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或许他根本不适合成为一名作家。他想表达这只熊有多么壮、多么懒,喜欢一天睡15个小时,诸如此类。“这时我回过头来,删掉了信的开头‘亲爱的妈妈’,以及包含抱怨和牢骚的部分,只把关于熊的内容留了下来。”

麦克菲这部作品的第一稿“相当随意”,他说:“然后我把事情放到一边,开车回家,一路上还在纠结文中的用词。我想出了一种更好的表达方法——一个好词,可以纠正某个失误。如果连第一稿都没有,我肯定不会想到办法去改进。简而言之,你每天实际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可能只有两三个小时,但无论如何,你的思绪都是24小时运转的—真是这样,睡觉时也不例外。只有在某种形式的草稿或初稿出现后,写作才算真正开始。”

症结就在这里:学习产生效果的方式和麦克菲“相当随意的初稿一样。你对不熟悉的资料的初步理解,通常是粗糙和笼统的。但是,只要你专注于理解新东西,意识就会像“织毯子”那样,开始自行梳理问题。单靠反复阅读一段文字,或是被动地观看幻灯片,无法专注。只有努力用自己的话解释资料,联系事实,让资料形象起来,把它和已知的东西相关联,你才能真正做到专注。和写作一样,学习是一种参与的行为。与难题搏斗才会刺激你的创造力,让你的意识去借鉴已有的经验、知识,并应用它们获得急需的解决方案。当你真正获得答案时,它会和你的先验知识以及能力深深地结合起来,远超幻灯片在你的头脑中留下的肤浅印象。

所以要向麦克菲学习:你想要精通某件新事物,就删除抱怨,去全力应付那只熊。

「I,重述知识」烂开始,好结果

想要精通某件新事物,应该先尝试开始实践,而不是反复学习,等待完全会了再去做。在实践的过程中,大脑的思绪会反复运转,自动进行梳理,将新事物与先验的知识以及能力深深地结合起来。

「A2,规划运用」阐述SMART原则

我们一起来做过练习,理解SMART原则。请在今天写下你理解的第一稿,然后在明天来补充修改,后天再来一次。最后说说这个过程中你的心路历程。

-------格式如下

第一稿

SMART原则,是根据五个单词的首个字母而得来,对应的是:

S:Specific,具体的

M:Measurable,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可以达到的

R:Relevant,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T:Time-bound,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表明,我们设定目标的时候,首先应该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与我们的使命或者其他大目标具有相关性,同时在指定的期限内,该目标可以达到并且可以衡量达成情况的。

第二稿

暂无,明天来

第三稿

我的心路历程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