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彭春祥

审判——世界瞩目(一)

彭春祥  · 简书  ·  · 2018-01-04 13:23

“全(传)--彼(被)告人--江青—到庭,全(传)--彼(被)告人--王洪文—到庭,全(传)--彼(被)告人—张春桥—到庭……”。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着专门为“十名主犯”设置在对外宣称为北京市正义路1号(实际上就是公安部礼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JH那带有浓重湖南口音的话语在特别法庭内的高声宣布,“十名主犯”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江腾蛟,被包括我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武装民警干部大队的内卫看守武警,从特别法庭隔壁的候审室(实际是公安部招待所)带出,来到特别法庭侧面旁门交与法警,再由法警依次押解至由包括当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兼特别法庭庭长JH、副庭长WXQ以及特别法庭全体审判组成人员、当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兼特别检察厅厅长HHQ以及他的检察公诉班底、由甘雨霖、韩学章等人组成的律师团、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央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以及解放军等各界旁听代表880余人,他们中有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贺龙夫人薛明、罗瑞卿夫人郝治平、彭德怀夫人浦安修、还有杜聿明、廖沫沙、陈再道、程思远、叶圣陶等、全国各家媒体记者300余人等共1000余人在内组成的特别法庭。

在设于特别法庭旁边的观测室里,还有25位前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在电视机前审看审判实况。

“十名主犯”依次落入专门为他们准备的、离审判台仅1米之遥的一排低矮的灰白色铁栏杆并分成10格、每格三面有护栏、护栏上为防不测而包裹着白布、护栏里面有木椅、旁边写着“被告人”三个黑体大字的被告席位,每个被告席上都安装有话筒和耳机供“十名主犯”接受审判时使用。

这,就是1980年11月20日开始的在中国历史上当时堪称空前也可能是绝后的超重量级大审判时的情景。

为了加快审判进度,方便日后的审判,在当天法庭休庭之前,特别法庭庭长JH宣布,这“十名主犯”以后的审判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分别由特别法庭第一审判庭和第二审判庭审判。

第一审判庭负责审判被称为“‘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陈伯达等人;第二审判庭审判被称为“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江腾蛟等人。

说这场审判是当时中国空前绝后的超重量级大审判,我认为一点也不为过。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说明:

一是审判时间之长,可以用旷日持久来形容。前期的公安、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提审、预审等环节不算,光审判环节就从1980年11月20日开始,直到1981年1月25日宣布判决为止,其间跨越年度,前后耗时整整67天,这在我国的审判史上是空前也可能是绝后的;

二是一次性审判对象人员之众以及审判对象整体性职务和级别之高、权位之重,也是中国前所未有的。

10名高官同坐一条审判席一次性同时接受审判,且审判的“十名主犯”中,副国级的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就达9人之多(除江腾蛟1人非政治局委员外,其余9人皆为政治局委员)。

正国级的原政治局常委3人(王洪文、张春桥、陈伯达),原中共中央副主席1人(王洪文),原国务院副总理1人(张春桥);级别职务最低的原南京部队空军政委江腾蛟也是正师级别;

第三,国内外影响之大之重世界罕见。

这次超级历史大审判不仅吸引了国内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目光,成为当时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重大政治事件和全国人民广泛注意的焦点,更是引起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瞩目。

这是因为:在一个国家一次审判如此之多的超重量级人物,这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且这10人中,其中有一位很是特别,仅她一人就足以成为全球人民广泛关注的重点人物,她----就是排名当今世界现代10大伟人之首、包括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接受并应用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在内的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中国人民的开国领袖、人民的大救星毛泽东的遗孀、当时贵为东方大国的“中国第一夫人”————江青。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