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小丫妙爹

评《90后女生立遗嘱,百万房产不给父母……》

小丫妙爹  · 简书  ·  · 2020-03-28 06:09

《青年文摘》2020年2月27日发文,作者温一,题目为“90后女生立遗嘱,百万房产不给父母:“我终于能好好活着了……”

故事说的是:出生于1992年的王俞(化名)是上海某知名医院ICU护士,或许是职业原因,看过太多的生命无常,年纪轻轻的她对于“生与死”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她活得很“养生”,或者说很“惜命”。不喝奶茶,不熬夜,没排班时11点就睡觉……定期做体检,身体有一点不舒服,立马去做检查。但在医院工作,她直言“压力很大”。查房、扫床、输液、记录病情……她常常忙到不敢喝水,因为根本没时间上厕所。流感或者过节期间,患者增多,科室人手不足时,5+2,白加黑,更是常事。一天,同事工作中突然发病猝死,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几米远处,王俞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去,我的父母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在王俞脑子一直转,最终她决定立下遗嘱。王俞在遗嘱中这样写道:自己去世后,将自己的一套房产,留给自己最信任的朋友。……王俞把房子留给好友,也是希望如果自己发生什么意外,好友能替自己“尽尽孝”,有时间常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就可以了。以前由于缺乏沟通,王俞和她爸爸经常发生一些争执。一次争吵后,王俞从家里搬了出来。经过订立遗嘱,王俞想通了。在生死面前,这些争执矛盾算得了什么?现在她只想和父母好好相处,陪伴在父母身边。“立好遗嘱,我就打算搬回家去住了!”王俞说着开心地笑了。

看到此消息,很震撼,也很钦佩。小姑娘活出了人生的豁达,活出了人生的境界。虽然柔弱,但却垒砌了人生的长城。人,从出生开始,不用买票,自动就上了一辆高速列车—— 时间,直奔死亡……

死亡的话题,在中国大抵是避讳的,基本上没人提及,特别是病人面前,死亡话题是绝对的禁忌。但在农村,老人们对于死亡到还看开些,他们总会提前准备好自己的“装老”衣服,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尊重死亡,才是尊重生命。 很敬佩这个女孩,对“死亡”尊重的态度。能够尊重“死亡”者,才能尊重生命。知去处,才更珍惜来时。生命来之不易,母亲十月怀胎,忍者疼痛的最高级别,才诞下一个新生命,是恩赐,更是带血的赞歌。

尊重死亡,才能享受生活。 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复杂的矛盾、淤积的心结……在现实中结成一张网,逐渐缩紧,紧得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但与死亡相比,这一切,就好像风儿一样,本该飘过。

尊重死亡,才能好好生存。 人生在前行中,总会觉得拥挤;而在归途中,却一切都很释然。在拥挤的人流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会觉得自己的生存状态不好,总在寻求所谓的“目标”,回过头来,才发觉,根本不是自己应该走的路。

我们都从年轻走来,也终将走向老态,去到那个未知的世界。年轻的时候立遗嘱,体现了人生的豁达。尊重死亡,我们才会意识到,人生其实并不拥挤,尊重死亡,我们才会做得到,洒脱的真正境界。因为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