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米喜
写字的时候,很宁静。您若看上了我的字,请让我知道,谢谢您!我的微信公众号:米喜的院子。欢迎来坐坐!
今天看啥  ›  专栏  ›  米喜

艾草、青团和我

米喜  · 简书  ·  · 2018-03-22 08:52
婷婷家的青果

“老师,我妈包了青果,一会儿给你放小区门口,你记得去拿一下。”手机屏幕亮起,冰冷的屏幕上,是暖暖的文字。

整整八年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收到这样一份礼物:饺子形状的咸味青果,饼状的甜味青果。咸味的馅料一般为咸菜、春笋、豆腐干、猪肉、青蒜;甜味的则为豆沙。不管是咸的还是甜的,都皮薄馅足,能瞬间勾起我汹涌的食欲。这份礼物来自一位知性大气的姑娘,我的学生,更是我的好友:婷婷。

深绿中带点青黄的青果整齐地码在方形的小框里,和以往每一次一样,上面是咸味的,下面是甜味的,女主人的细致和用心尽显。不管是哪种口味,那独有的颜色和香味都令我垂涎,那渗透其中的长情都让我动容。

青果之所以会呈现出那么独特的颜色,是因为它的原料之一是一种在当地被称为“青”的植物。又因为它的颜色和形状,青果还有一个更形象的名字:青团。“青”的学名叫“艾草”,我们老家以它和大米为原料制作的清明祭祖小吃,又被叫做“艾米果”,它其实也是“艾草青团”的一种。


光影之下的青果

艾草在我们的祖先那儿,是宝,是最质朴最没架子没身份地位区别的宝物。药食同源,它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入药,甚至还能辟邪。帝王将相少不得它,平头百姓也用得起它。艾草在医家看来,是一种“医草”,药用价值非常丰富。昔日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就把质量最上乘的艾——蕲艾(以他们老家蕲州命名),与人参的价值相媲美。

但在我们老家,蕲艾和做艾米果的艾草却不是同一种事物,而是两个类似于双胞胎的品种。很多地方都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为的是“辟邪却鬼”。如今我们知道,所谓“辟邪”,不过是让蕲艾焚烧后进行空气消毒从而起到预防瘟疫传染的作用。

民间还有用艾草给孩子沐浴的习俗,一把艾草,一锅热水,一色浓绿,一盆温暖。这是母亲对孩子,长辈对晚辈最真切的祝福与祈愿;是用来抵御人世灾祸的郑重仪式。我很喜欢这样的习俗,因为它传承的是汉民族的文化,是先民们的良好希冀,它是在自保能力极端微弱情况下的生存智慧。

每年端午节的前两三天,菜市场就有很多摊位卖一束束搭配好的艾草和菖蒲。夫总是要买回来两束,挂在家里大门的两侧。这和过年时贴春联一样,是一种民族仪式感,骨子里传统的夫从来都不马虎。

艾草的食用历史,我没去考究过,但我知道,只要是有艾草的地方,都用不同方法把它作为食材,仔细加工,比如“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等。在江南一带,通常把它和糯米粉、籼米粉调和在一起,做成时令小吃,就是青团了。

一种原材料差不多的吃食,做法也大同小异,但细究起来,形状、馅料却带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名字也是五花八门的。名字,常常会是事物的历史,尤其是一些地方特色浓郁的名字,它们往往就是独特地域文化的直接体现。

每年的这个时候,校园里都已经是一片葱茏的春意了:桃花灼灼其华;海棠花和海棠叶斗奇;白玉兰枯萎的枝头绽放出新绿,腐朽和新生从来都同在……我总是逡巡在校园里,专注于脚下的每一茎绿意。它也从来没让我失望过:不为人所注意的角落里、树丛下,艾草们一朵朵贴着地面摇曳。风吹过时,叶片翻转,露出粉绿发白的叶背。蹲下仔细看,就看到它表面有一层白白的绒毛。

揉好的粉团

我拿出早就备好的小剪刀,凑近艾草的根部把它剪下。不一会儿,就是满满一袋子。拿回家仔细清洗,同时烧一锅水,待水开时,把艾草放入,再加入少许食用碱搅拌,此举为的是艾草能快速煮化,且能去除涩味、鲜亮颜色。把煮好的艾草从锅里捞出,捣细成泥,加入比例大概为7:3的糯米粉和籼米粉,如和面一般和匀,揉搓成光滑的粉团。

煮艾草的同时,着手准备馅料。按照老家的习俗,我的馅料由腊肉、豆豉、干辣椒和藠头叶组成。所有这些食材放在一起,切碎后剁成泥,不加盐或者其他任何调料,要的是食材的本真味道。虽然离开家乡二十余年了,但从小就被家乡味道滋养的舌尖味蕾以及胃还总是会在特定的时刻涌起对某种家乡小吃的强烈欲望,比如这会儿,清明快来了,我就想着“艾米果”了。这该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物质体现吧。

家乡的艾米果,我有好多年不曾吃到了。但凭借自己一颗吃货的心和还算灵巧的手,我大致还是能还原它的味道。尤其是婷婷的暖心之举,更是能让我重温和家差不多的美妙滋味。

写到这里,我再也坐不住,起身就往办公室外走去。今天春分,久雨寒凉的天气开始转为晴好,但仍有凛冽的寒风。我竖起毛衣领子,压低了帽檐,往那熟悉的地方而去。

一路上,我的希望一点点在破灭,那条仿若仙境的石子小道旁是一片狼藉,一片久雨低温过后的狼藉。那拼尽了全身力气绽放的山茶花,衰败在枝头,枯黄在地面。生命何其脆弱,鲜妍能有几时,何须浑不顾身地投入?

往年原本是一片翠绿的地方,草儿们都蔫搭搭地,看样子不仅仅是寒冷的摧残,应该还有除草剂之类的加害。我之美味,未必是他之佳肴。在校园绿化工人的眼里,它们不过是杂草而已。这样的认知让我从心底深处涌起了几分凄寒。

先民在遭遇人世的种种伤害时,是不是也和这被摧残的艾草一般无助?生命的本质兴许就是孤独和无助。所以我们才要用虔诚的心去创造美食,装扮生活;所以我们才要利用天地万物去帮助和保护自己。我们赋予那些生长于土地,汲取日月精华的草木美好的名字:本草。我们甚至浪漫地称艾草为“冰台”。


仅剩的一株

终于,一朵绿色映入了我的眼帘,一茎瘦弱的艾草在寒风中一再倒向地面,又一次次直立如初。我拿出手机,贴近艾草,按下快门。我翻出去年做艾米果的照片,蒸上几只婷婷送来的青果,嗯,这就是我最好的晚餐了。

孤寂的灵魂,脆弱的生命,自有它绝处逢生的力量。

去年的照片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