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的衣裳
生若夏花,死如秋叶。以水为骨,以风为裳。微信公众号 风的衣裳,欢迎大家关注,谢谢!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如需转载前往 https://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id=22321 获取合法授权。
今天看啥  ›  专栏  ›  风的衣裳

醉美红颜 | 妲己:我不是狐狸精,只是一个被宠坏的小女孩!

风的衣裳  · 简书  ·  · 2017-12-25 10:03

文 | 风的衣裳

公元前1046年,朝歌。牧野之战,帝辛,这个传说中力大无比、战无不胜的王,被武王姬发逼得步步后退,神话破灭了。鹿台,一片火光冲天。帝辛,仰天长啸,踏入火中,带着他曾经引以为傲的珠宝。

他终是采取这种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汤起近600年的商朝历史,就在这烈火焚身之时,他宠爱至极的王后妲己,望着天边那一抹血色的残阳,最后一次绽放了她那足以魅惑众生的笑颜。

当帝辛那一声长啸传来,她将素洁的三尺白绫抛上房梁,一切都结束了,她的王如果可以扭转乾坤,定不会丢下她。

远处是姬发士兵的呐喊,喊杀声阵阵,像是暴风雨前轰隆隆的雷声。变天了!

妲己,很美很神秘的一个名字,像是远古的上仙。她是有苏部落最美的公主,艳若桃李,美若天仙,一双美目夺人心魄,一对梨涡醉人眼眸。

帝辛,是一代帝王,孔武有力,当他的铁骑践踏在有苏这块神秘的部落时,有苏的首领在瑟瑟发抖中献出了珠宝和妲己公主。

当妲己踏上朝歌这个繁华的都城,站在鹿台俾睨天下的时候,小女子心中那隐藏着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身边这个传说中最强悍的王,可以给她最强有力的保护和最奢华的礼遇。

在有苏,她便听过关于他的神话,族人说他残暴,说他嗜血,说他战无不胜,在她小小的心中,充满着对他的好奇和敬畏。如今,她走近了他,仰望着他。从今以后,她将陪着他,和他并肩而立,在这天下最美的都城,接受万民敬仰,接受诸侯朝拜。

从此,朝歌多了一位天下最美的王后,而帝辛,这个刚愎自用的王,多年的浴血奋战早于倦怠,他抱着天下最美的女子,渐渐懒于朝政。

天下都是他的,何况他怀里的美人。

自登上王位,他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何尝有过片刻的安宁。先祖打下来的江山,由盛到衰,由衰到盛,几经周折,反反复复。他为了保卫这片土地,真正用了心思,这才力挽狂澜。而妲己的到来,让他觉得真该好好歇歇了。

于是,为了讨美人欢心,建别馆,敛珍宝,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妲己的舞姿天下无双,他就让宫廷乐师创造出和妲己舞蹈相配的音律。日日笙歌,很多时候竟至通宵达旦。

妲己深知帝辛对自己迷恋至深,便恃宠而骄。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有时只一个眼神,这个天下之王便心领神会。

传说,皇叔比干中正不阿,屡屡犯上,妲己便对帝辛说,“我听闻圣人之心有七窍。”帝辛早就看比干不顺眼了,美人此言正和心意,于是命人将比干剖心。

妲己看见孕妇,感觉好奇,便撒娇地说想知道孩子在人肚子里是怎样生长的。纣王便令人剖开孕妇肚皮,让妲己看看究竟,一对母子瞬间没了性命,简直是惨绝人寰。

是不是很眼熟啊,这是《封神榜》里的情节。

印象中,妲己似乎只存在于《封神榜》中。古人所创《封神榜》也许是感觉妲己匪夷所思,似乎只有把她解释为狐狸精方能想通她的所作所为吧?

至于帝辛和妲己的相见和相知,只能用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帝辛与妲己不过是互相取悦而已。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夏朝的末代君主夏桀与王后妺喜所经历过的,如今纣王与妲己也正在经历。当他们在酒池肉林享受着纸醉金迷带来的感官体验时,可曾想过六百年前这同样的一幕?

可曾想过夏朝的那位“太阳王”不是有着和他一样的膂力过人,一样的孔武神勇,最后却落得与妺喜一同流放南巢的结局?

他不曾想到,前人之鉴后人之师,他不曾知道,夏桀的下场就是他的下场,或许比之夏桀还要惨烈。而他的妲己比之妺喜还要会玩,妺喜没有直接害人,而妲己是一个有着天使面庞、魔鬼心肠的女人!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帝辛和妲己势均力敌,加起来却是变本加厉的坏!妲己的“炮烙之刑”,现在看来,就是一种心理变态。犯人的惨叫像是兴奋剂,让她无端开心。一个人的心理扭曲到了极致,如此恐怖和骇人听闻,可见她与帝辛真是一丘之貉,否则行为和性情焉能如此合拍?

帝辛有一位妃子是九侯之女,而九侯与姬昌和鄂侯同为商朝三公,在朝堂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九侯的女儿温顺善良、貌美如仙,曾经也深得帝辛宠爱。

只是她深受礼仪的熏陶,看不惯妲己的飞扬跋扈和残害忠良的行为,对帝辛的残暴也经常出言阻止,于是惹恼了帝辛和妲己。帝辛杀死了她,并迁怒于九侯,将九侯施以醢刑,这是他专为九侯设置的残酷刑罚,即把人剁成肉酱。

从九侯开始,这个刑罚便成为家常便饭。后来,文王姬昌的长子伯邑考也被施以醢刑,那时,姬昌正被帝辛囚禁。帝辛将伯邑考剁成肉馅做成包子给姬昌吃,而姬昌事先用卦象测出伯邑考已遭遇不测。他一口便吃出了儿子的味道,为了自保,强忍剧痛装作若无其事地将包子吃下去。

帝辛饶有兴味地看着姬昌的表情,心想姬昌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嘛,吃着儿子的肉都不知道,也不过是浪得虚名,于是便很不屑地将姬昌放了。这一放,便如同放虎归山。

此后,便有了武王伐纣。而帝辛,在西周被贬损为纣王,成为帝辛死后的谥号。

纣——残忍凶恶的坏人。

这也是《封神榜》中的情节。其实,关于帝辛与妲己的种种惨无人道之举,多是出于《封神榜》。《封神榜》则是根据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所言,韩非子向来文采非凡富于想象,编排人的事情最是拿手。其实在西周,对于商纣的残暴,人们口口相传的也只有比干惨死这件事。不过,周成立后,确实抹杀了帝辛的诸多功绩。

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帝辛也曾战功赫赫,只是在他出生之前,商朝就已经出现颓势。帝辛血气方刚,膂力过人,像夏桀一样,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人物。他壮年时很有抱负,敢于更改祖制,封奴隶为官员将领,这是对当时制度的很大挑战。他励精图治,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国力强盛。但是,他老了就刚愎自用,像晚年时的汉武帝,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再后来他有了妲己,妲己当时还是一个小公主,从小生活环境好,自然不会仇恨社会,很难说能有多狠的蛇蝎心肠。

只是,周部落在姬昌的治理之下,日渐强大,渐渐有了可以与商抗衡的力量。加上帝辛晚年的昏庸和残暴,民心涣散,才导致商的惨败。

《封神榜》深入人心,而纣王和妲己便被妖魔化。近些年来,一些历史学家考证,纣王并非如流传中那般邪恶,妲己也并没有那么多的险恶刁钻念头。只是,人们还是喜欢先入为主,头脑里一旦对某件事有了判断,再要改变就非常难了。

如果有人试图为纣王和妲己翻案,只怕很难。因为纣王已经坐实了天下第一暴君的罪名,而妲己就是永远翻不了身的千年狐狸精。虽然在《封神榜》里,女娲才是始作俑者,是她安排这个狐狸精附身于良家女孩妲己的身上,祸乱商朝。因为商朝虽然气数已尽,只是还没到天命必灭的时候。

这个锅女娲不背,只能由妲己来背,谁让她是狐狸精呢?

那么,真实的妲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正史上没有记载,只是说帝辛以妲己之言唯命是从。至于怎样唯命是从,也只是说以妲己所喜为自己所喜,妲己所憎为自己所憎。后来流传下来的那些骇人听闻之事,应该是后世之人为搏眼球添油加醋的意淫之作。

真实中的妲己,只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小女孩,她骄奢淫逸,为了不失宠,必须投其所好,否则九侯之女就是下场。

她崇拜帝辛,觉得帝辛说的做的都是对的,她顺着帝辛的心思说出来的话自然帝辛也爱听,所以倒显得是帝辛唯妲己之言行事一般。正如前文所说,他们二人不过是互相取悦。帝辛躺在先祖和自己早前的功劳簿上,一点一滴地吃着老本,而妲己就在一边陪着他,却不知他们正在将商朝的江山一点一滴地吃完。

当然,周武王可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他怎能允许帝辛寿终正寝呢。于是武王伐纣便以正义战胜邪恶,书写了这段后人耳熟能详又大快人心的历史。

而帝辛,哦不,是商纣,和妲己便恶名昭著,他们当然不冤,成者王侯败者寇,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早年的穷兵黩武造成的国库空虚,加上晚年的一意孤行确实是他灭亡的原因。

商朝气数已尽,之前表面上的繁华不过是他野蛮抢夺下的回光返照,而宠爱妲己和残害忠良导致民心涣散,最终使得商朝六百来年的统治终结在他的手中。妲己也成了历史上最出名的红颜祸水,最终,以狐狸精的形象流传于世。

其实,她到朝歌不过两年的时光。这两年,是她生命中最奢华的时光,盛极必衰,这是形容王朝,也是形容个人。商朝如是,纣王如是,妲己亦如是。甚至,之后的周朝,八百年后也会分崩离析,不复存在。曾经的荣华终如梦幻泡影,消失于无形。

这是历史的必然。

本文为风的衣裳原创,拒绝不署原创作者名称的转载,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谢谢!

近期文章:醉美红颜 -- 妺喜:我与夏桀这一世孽缘,不负红尘却负了自己!

醉美红颜 -- 西施VS郑旦:春秋时期一对最美间谍姐妹花

醉美红颜 -- 许穆夫人 :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美女爱国诗人

醉美红颜 -- 宣姜 :背负两千多年的淫乱之名,谁能解我心底里的伤?

醉美红颜 -- 李夫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风的衣裳系列红颜故事,请点击文集醉美红颜,谢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