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屿木

牧场

屿木  · 简书  ·  · 2018-05-01 11:49

牧场,指牛羊等被放养的草原。草原上,牛羊自己寻觅食物,滋养自己。虽然放牧人潜在动机不见得多么美好,但放牧的场景在外人看来,还是充满诗意。

牧场的概念里,有没有更彻底的诗意和善意?这就让人想到“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的句子。

“一”是什么,可以简单理解为“道”,道生化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载”,“道”就是天地万物赖以存在生长运行的本根和环境,但“道”不干涉天地万物,只是为它们提供场所和营养。所以“道”是自然界最完美的牧场。

再说“圣人”,他们“执一”而合于道,也为天下有情苍生创造了一个牧场。在其中的人们,在心灵上得到滋育,得到成长。圣人不会强制什么,按孔子的讲法,就是“以文德以来之”。重在感化,不重在管理。

其实,现在的很多平台,也可以看做一个牧场。成员在里面,有被当成牛羊的,有被当成主人的。而成员有了主人意识,就成了自牧。

“自牧”这个词,非常让人喜欢。人毕竟有主体性,应该自我成长。但自我成长的理念和方法来自哪里?

来自师友,这就有了“互牧”的关系。别人是自己环境和养份,自己也为别人提供着环境和养份,人、己就是成了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人群就成了一个和谐的大牧场。

自牧与互牧的和谐统一,可以统一成一个“公”字,如此又上升到了“道”的层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共产主义等理想,可以称作人类向往的最完美的乐土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