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梨城油菜花

老师傅

梨城油菜花  · 简书  ·  · 2019-05-06 21:25
图片发自简书App

坐在店里,百无聊赖。突然一声熟悉苍老的声音传入耳:“卖香椿了、韭菜了”。我闻声而去,果然是那位老师傅。前几日我还和同事谈起了这位老师傅:“卖菜的老师傅,今年咋没来卖菜?”往年也就是5月初的光景,他推着手推车在这商场里转悠着,卖着自家种的香葱、香椿、蒲公英。可不都说咱新疆地邪,正在心里想着种种猜测,一说“卖菜的老师傅咋还不来”他就出现了,种种猜测便派不上用场。   

    喜欢吃老师傅自家种的菜,最喜欢的莫过于韭苔子。那细细的韭苔子,吃起来香味十足,让人难以忘怀。由于产量极少,每次我都要再三交代,下次留给我,别卖给别人。老师傅答应的很痛快,每次要是装着韭苔,就会来到柜台前,将包打开,翻找出两把韭苔子交给我。虽然价格高于市场价的二三倍,倒也值。在这万物都靠“催”的年代,能吃上天然生长的蔬菜,实属不易。我也很喜欢吃老师傅种的玉米。不过玉米的长相实在不敢恭维,又短又细但吃起来贼香。还有一种蛇豆也是我爱吃的、还有紫豆角、葡萄、红枣、杏子等。       

老师傅今年已是73岁高龄,这个年龄本应在家享享清福,子孙围绕尽享天伦之乐。可他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在自家菜园里种菜、卖菜来补贴家用。后来和老师傅渐渐混熟,寒喧后得知:师傅是塔什店陶瓷厂的工人,退休后闲来无事,买了一块荒地。数年养熟后,种些菜和瓜果。自家吃不完,所以拿到商场来卖。卖菜、水果的钱足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老师傅和自己老伴的退休工资都存了下来,留给孙子上大学用。一提起孙子老师傅眼里闪烁着一丝亮光,那皱巴的脸也舒展开来。只要提到孙子,他的话如同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孙子在华山上高中,进了最好的班,在班里的学习都是数一数二的。他要为孙子存一笔钱到国外读书,让孙子有更好的出路。我想这就是师傅的理想。

我有时就想,这样一位古稀的老人,依然不放弃劳动的原因,就是他心中美好的愿望吧。他觉得自己有用,他还想发挥自己的余热。想想这位老师傅也是有趣之人,从开春忙到秋收,从地里的蔬菜到树上的果子,采摘过程定有不少乐趣。虽然苦点累点,但是他看到存折上的数字不断上升,想着孙子金榜提名,想着孙子到国外留学,他可以尽自己的一臂之力,想着左右邻居的祝贺声,这是何等幸福。   

每次看到这位老师傅,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他头戴草帽,弯着腰在地里锄草,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滑落,却顾不上擦。将地里的草锄完,坐在树底下,抽起旱烟来。一边抽着,一边自言自语:“老了,真不中用了”。顺便想着,明天要给杏树喷药了,家里的活总是干不完。想着想着,竟有了睡意,他靠在树上不知不觉的睡着了。隐隐约约传来老伴的喊声,他睁开了眼,是老伴喊他回家吃饭。他拍了拍身上的土,朝家走去……

这些又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也是年逾古稀,却不顾自己年迈,依然每天给孙女做饭,照顾她的生活。直到孙女考上大学,她才舒了一口气。我又想起母亲的话:“人就是一个奇怪的高级动物,要不断地劳动。一但停止劳动,身体就要生病”。想想母亲,想想这位师傅,正因为不断的劳动,使他们活动了经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他们的身体更健康。

老师傅其实就是千千万万生活在底层社会中普通老百姓的一个缩影,他们为了家庭和子孙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平凡却又伟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