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18岁fantasy

「行业分析」养老行业-市场分析

18岁fantasy  · 简书  ·  · 2019-04-28 22:33

同名公众号,18岁fantasy,欢迎关注!

养老

主要从养老定义,市场需求、市场发展阶段、宏观政策分析、市场产业链、市场规模、典型企业、养老思考等方面加以分析。

全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学习产考使用,请勿随意修改发布。

一、何为养老

简单来说就是老有所养。随着养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指为有养老养生需求的人群和老年人提供设施、产品,服务等以满足其需求的社会活动。

二、养老需求

1、养老基本需求

   主要表现为自理老人对运动休闲活动的需求;半自理及非自理老人则对医疗照护的需求。

2、养老需求和痛点

1)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

据统计(国家统计局),2018年末,全国0-15岁人口为24860万人,占总人口的17.8%;16-59岁人口为89729万人,占64.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11.9%。与2017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

2)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压力剧增,养老消费水平低

抚养比逐年上升,劳动力资源“生不起,养不起,死不起”观念任然根深蒂固。

养老产业基本靠政府补贴推动。

3)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在我国如此众多的老年人中,有3/4居住在农村。农村老年人问题更应引起关注。随着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增多,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调查显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能够外出的基本已全部外出,农业劳动者的平均年龄为48.45岁,并且 75.24%为女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流动,极大地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妇女化,使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在农村显得更加突出。

4)养老观念任然落后

样儿防老

老年人“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

65.3%的老人认为养老应该主要由子女负责,有8成左右的老年人都喜欢 “子女最好住在附近或与子女一起居住”。这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国家统计局数据)

农村老年人不喜欢或不习惯进城养老

对进城养老态度中:“不喜欢进城养老”的老年人占67.7%;“一进城就生病,一回老家就活蹦乱跳”的现象普遍。主要原因包括子女时间不充足沟通少,异地同龄人不熟悉导致的城市“孤独症”。

农村老年人对进养老院的态度。

 农村老年人对进养老院的态度中:回答“不能接受”的占47.3%;“能够接受”占27. 4%;“迫不得已才接受”占13.1%;

  受传统“孝”文化和“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老年人认为进养老院会说明孩子不孝顺,自己脸上会很没有光彩。他们认为只有无儿无女的孤老才会进养老院。同时,村里没有养老院,养老院对农村老年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及。而部分养老院高昂的费用也让老年人望而却步。从老人们的意愿上看,多数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也愿意与孩子住在一起。

对社会资本认可度仍然不高

  农村老年人喜欢的养老院类型中:“公办养老院”占65.6%;“社区互助式养老院”占16.5%;“民营养老院”占7.1%,“其他”占10.8%。

各地区均有超过6成的老年人首先选择公办养老院,其次才是社区自助互助式养老院或民营养老院,这与公办养老院信誉好、费用公道等有关系。这也说明我国民营养老院在提高质量、降低费用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区自助互助式养老院是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形式。

三、全球养老发展情况

美国


整个养老产业链多为“险资出资并持有+开发企业代建+专业养老运营商托管”的模式,分别对应房地产投资商(REITs)、房地产开发商、养老住宅运营商这三大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婴儿潮”波峰正在为欧美带来前所未有的养老需求。1946-1964年间,美国共有7590万名婴儿出生。而这群人在即将到来的2011-2029年间会相继年满65岁,占据美国总人口的20%有余。预计在2025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8800万。

美国早在1975年就已开始发展养老产业,截至目前已经发展了40余年。美国养老行业形成了以居家养老、养老社区和专业护理机构在内的三大细分领域。拥有世界上领先的适老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典型案例:太阳城

美国地产开发商DelWebb公司在亚利桑那州阳光明媚的凤凰城建立了第一个“太阳城”项目,从开发到运营,包括住宅周边的配套建设,一手包办,让老人轻松拎包入住,直接带动了美国养老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太阳城平均规模在23000户左右,常住人口达20万人,入住率达90.95%。在这里,居民必须是55岁以上的老人,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不能超过30天,以保障养老地产的纯粹与初心。

美国养老发展阶段(数据由艾媒研究院提供)

美国养老发展

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截至2016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为3459万人,占总人口的27.3%。预计到2035年,老龄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015年日本人平均预期寿命为83.3岁,预计2050年将延长到88.1岁。日本战国时代的霸主织田信长曾赋歌感叹“人生五十年”,而如今,日本已经进入了必须面对“人生百年”的时代。

日本养老
超高级老人公寓SACRA VIA成城

日本养老发展(数据由艾媒研究院提供)

日本养老发展

中国


1.宏观政策分析

由艾媒研究院提供

十二五成果

“十二五”时期,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推进,规模扩大,结构改善,质量提升。具体来看,全国养老床位数达到669.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0.3张,比“十一五”末增长70.2%,重点改善了老年养护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敬老院的条件。全国建有养老服务信息平台840个。15个省份举办了不同类型的老龄产业博览会。江苏、天津、浙江、重庆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农村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超过50%。全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持续增长,专业养老护理人员队伍不断扩大。42个地区开展了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8个省份开展养老服务业产业试点。

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提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支持面向失能老年人的老年养护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建设。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实施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加强专业化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完善与老龄化相适应的福利慈善体系。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意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服务。按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部署,为打通“堵点”,消除“痛点”,破除发展障碍,健全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开办养老院不用审批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明确内部职责分工,加强与相关部门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服务便利化水平,逐步实现申请登记养老机构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最大限度方便申请人办事。

两会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养老服务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把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同时将其视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抓手。当前,围绕我国2.5亿老年人吃、穿、住、用、医等方面的服务产业正在迅速兴起,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在逐渐形成。

中国养发发展阶段趋势

中国养老发展趋势

五、养老产业链分析

上游为老年特殊原料提供商,为中游产业提供原材料供应;中游分核心和支撑产业,其中核心产业为老年特殊产品,老年房产,老年服务平台(医护,文旅等)提供商和整合商。支撑产业为核心产业提供金融/信托支撑,医疗服务,IT信息化服务,社会公众服务(交通,义工,公共设施等)。下游为养老消费者(老人,老人家属,其他社会组织等)。

养老产业

六、商业模式分析

商业模式分析

七、投资开发模式

(数据由艾媒研究院提供)

投资开发模式

八、市场格局

市场处于政策开放阶段,多种养老服务模式并行。对于老年文娱,智慧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受资本追逐。

(数据由艾媒研究院提供)

养老典型代表

养老典型代表


养老典型代表

融资情况

融资情况

典型概念股营收情况

典型概念股营收情况

九、养老思考

一、用好老人的每一分钱,赢得信任,改善养老观念。

互联网时代,造就了中国营销的大氛围,夸大产品和服务比比皆是,信任问题迟迟没有解决。而在中国养老压力大,消费水平低的背景下,走具有中国特设的养老道路才是发展之道,精细化掌握中国老年人结构,养老消费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信任才是养老消费观念改变的第一步。

二、打破地域化养老隔阂,让外地人养老不再困难

外地人如何在外地养老,是年轻人头痛的大事,留下老人就能留下年轻人,也是本地经济的发展路线,本地制度如果适用外地老人是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医养结合需尽快健全,让老年用医用药更加及时。

四,加快农村医疗及养老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养老金及医保改革,从能看病逐渐提升到能养病。

五、去中心化,去超级城市化,劳动力回归,劳动力资源如何减压需持续关注。


~完~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部分数据由本人整理或购买所得,未经允许,请勿转摘和商用。谢谢!

同名公众号,18岁fantasy,欢迎关注!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