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左灯右右右行
越接近死亡,越接近生活的真相。
今天看啥  ›  专栏  ›  左灯右右右行

90后的我们,为什么不结婚?

左灯右右右行  · 简书  ·  · 2018-06-09 19:03
弹了一整天棉花的我


为什么?

没钱;没对象;没兴趣。

——“三没”里面无论哪一条,都足以阐释我们不结婚的理由。


她竟然结婚了?!

相信90后群体,特别是像我一样生于95年前的朋友,近几年都有这样的体验:

在微信朋友圈里,几乎把所有朋友、同学、同事的老公都见了个遍。

像我这样的八卦小市民,前几年一逮到有人发结婚照片,就跟苍蝇找到粪一样,兴高采烈地把照片发到闺蜜群里,用一副三姑六婆的嘴脸说:“哎呀!你们快看!XX结婚啦!老公长得可真是不拘小节啊!”

图片均来源于:花瓣

一石激起千层浪,闺蜜们也像一群好久没见过屎的苍蝇,激动地纷纷回应:

“真爱真爱,绝逼真爱。”

“妈呀!是不是又得上份子啊?!”

“哇!男的肯定有钱啊。”

“欸!XX前男友知道吗?!他们前段时间不是还一直联系来着?”

然后,就是各种头顶冒绿光的表情包。

而现在,随着年龄渐长,大家对旁人结婚这件事,也就慢慢淡然了。独自参加婚礼的新鲜感,也很快被高昂的份子钱消磨干净。我也开始有意与那些有着稳定对象、半生不熟的朋友保持距离。

而随着年龄增长,面对结婚这件事,大家的说法也渐渐从“卧槽?!!XX竟然结婚了?!!”变成“XX结婚了。”再变成“卧槽?!!XX竟然还没结婚?”

结婚这件事,从惊天爆料变成平凡小事,再变成攻击我们这些大龄未婚阿姨的有力武器。


别烦我!我不结婚!!

环顾四周,几乎所有朋友、同学都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些人的孩子都长到可以跟我谈人生哲学了。

我可能是90后的异类。因为20多年来,(别问我多=几)我始终抱持着“不婚主义”。

所以,我祝福但不羡慕步入婚姻的人们,就算新娘丢的捧花要落在我手里,我都得拍排球似的一把把它打远了:

“别给我!老子不结婚!!!”


基于这点,我很满意我们家族的晚婚传统。你们也知道,催婚的压力是一级一级往下降的。

七大姑八大姨们首先喜欢折磨家族里年龄最大的未婚青年,直到逼得你的哥哥姐姐一个一个结了婚,他们才会集中火力、安安心心地折磨你。

我的家族往上数,还有4个未婚姐姐,我超级喜欢她们,因为每一“根”她们,都是顶住家族催婚压力的顶梁柱。

我爸妈也常念叨着她们的婚姻大事,我总说:“她们都那么优秀,单身也挺好。我也不想结婚。”

每每这么说,我妈的眼神就跟我中了邪似的,一副要给我灌香灰水的样子。连我爸这么开明的老头,也反对这种“不婚主义”,认为我有违天伦,搞得我不结婚,像是在逆天改命一样大逆不道。


爱情,是随机事件

在我爸妈眼里,婚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是生命延续的自然规律。但我其实很不懂:

为什么人类在25~29岁的阶段,就必须得结婚?

要说自然规律的话,的确,生物学上规定,男生女生在12~18岁时会开始发育;但生物学上绝对没有规定,男生女生在19~25岁的时候,一定会碰到一个天造地设的对象,然后你们可以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小孩。

爱情是随机事件,概率大小,是天命。对于爱情,有人可能未成年就许定了终身,有人半只脚踏进棺材也没有涉猎半分,这些都是人生的常态。

再者,世间万物都有个合适不合适的说法。有人适合唱歌,有人不适合;有人适合当教师,有人不适合;那自然,有人适合结婚,有人不适合。

按照生物自身的特殊性去过适合自己的生活,我觉得才是真正的遵循天道。



繁衍后代,我不参与

每当我亮出这个观点,我爸就会用“阴阳学”驳斥我,意思是:阴阳五行,男女必须结合,才能生生不息。

对,生生不息。

我不懂人们为什么这么看重“香火不断”这个事情,明明大家既不是皇家血脉,也不是贵族血统,更不是什么稀有的物种,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家族罢了。

我想,生生不息这件事的缘由,可能来源于很多人的执念。他们认为一代一代的延续,就是对自己生命的薪火相传。

但我觉得,其实没有什么{生命延续}的说法,孩子就是孩子,长辈就是长辈。所谓的生生不息,只是美好的信仰。但事实就是,在一个人咽气的时候,他就死了,无论他的子嗣怎么活,也不可能带不上他的份。

你看,繁衍后代这个任务,全人类都在背负,我这种不想结婚的,能不能就不参与了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我觉得对结婚这件事,我想得算是透彻。你适合结婚,你就去结;不适合结婚,你就不结。

两者没有什么好坏之说,谁也不能说不结婚就比结婚得到的好处更多,都是有舍有得,不羡慕,不盲从,享受该享受的,承受该承受的,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够了。

至于父母那边,可能无法让长辈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确实心中有愧。可能我真的是自私,我始终不认为自我妥协,有利于提升各方的幸福指数,这就像同性恋群体为了给长辈一个交代,强迫自己成立家庭一样。

中国千百年的孝道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究竟是不是一种道德枷锁?实在有待斟酌和商榷。


婚姻与原生家庭

说了那么多,可能很多人会问:“你为什么不想结婚啊?”

事实上,每当我提起“不婚主义”,连我最亲密的朋友们都会嗤之以鼻。她们都认为,作为女人,不结婚就是把自己逼上绝路。

但我始终觉得,结了婚才是逼迫自己走上绝路。


我在这里,斗胆剖析一下不婚主义群体的内心。

据我所知,“不婚主义”群体的产生,与他们的原生家庭的环境休戚相关。

可以说,所有人对家庭最初的看法和观念形成,往往来源于对自身家庭的观察。

一般来说,家庭有缺陷或者不圆满的人,容易产生恐婚情绪,从而成为不婚主义的信徒。

如果一个人从小对家庭的理解和印象,就是永无休止的争吵,残缺冷漠的环境,甚至是切切实实的悲剧,那很有可能,他对婚姻只能产生不安全感和排斥感,而不是向往和期待。


只恋爱,不结婚

那不婚主义的我们,又是怎么看待爱情的呢?

我想,大多数人的不婚主义,可能无关爱不爱情。这就是很多不婚的人,依旧在热火朝天谈恋爱的原因。

只恋爱,不结婚——就是他们秉持的人生信条。

可以说,爱情是人类的本能,但婚姻不是。

没人会拒绝爱情,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婚姻。

不知其他不结婚的人怎么想,我实在无法想象把一个人的人生绑在你的人生里,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两个独立的个体,两个人格的双方,要不离不弃地共渡人生,这究竟需要承受什么。

——我不敢想,也不想想,就是这样。


不结婚的90后们

我朋友问我:“那你和他,打算怎么办?不结婚啊?”

我回:“不啊,我们在一起很开心,我们各自一个人的时候,也很开心,挺好。”

她思索了一下,说“懂了。”

我问懂了什么?

她回:“就是互相耍流氓呗。”

我笑着想:嘿!说不定还真是这样。

在北京,我见到很多90后,经营男女关系的前提就是不恋爱,他们似乎更享受快餐式的关系模式,快速上床,快速say bye。

这可能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互耍流氓。


然而,在潮流的制高地——北京,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模式:如此多的年轻人不愿受到婚姻的禁锢,甚至直接排斥恋爱的束缚。

可见,对绝对自由的坚守已经成为了“不婚主义”滋长的肥沃土壤和精神基质。

90后长期被主流舆论唱衰,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确,很多东西将在90后一代垮塌,包括糟粕的风俗习惯,和老旧的思想理念。

其中一点,就是对婚姻的固执追求。也希望在90后移风易俗的道路上,老一辈的人们能多给予些包容。

这是一个极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极好的时代,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PS.如果最后我结婚了,请当我没说过这些话。谢谢。


头尾呼应这样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