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简单随想

感受生活的真——《肖复兴散文》读后感

简单随想  · 简书  ·  · 2021-05-07 10:06

01

下班后,怀着激动的心情,拆开邮包,《肖复兴散文》终于到了!

只见乳白色的封面上,水面微微泛起涟漪,一条橙黄小金鱼游得甚是悠闲,悠然自得,无拘无束,仿佛能够荡涤读者内心所有的杂念与烦恼。

映入眼帘的还有一小段文字: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童年有游戏的欢乐,青春有漂泊的经历,老年有难忘的回忆。短短几句话,瞬间能够冲进内心,激起读者心灵深处层层波动。

光看到这素雅而生动的封面,就让人觉着,书中的文字,一定是自然,朴实,真诚,柔软的,定能让人内心安宁。

02

第一次拜读肖复兴老师的散文,照例,先查阅了解了作者的简介。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集、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曾获得优秀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等多种奖项,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喜爱的作家”称号。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肖复兴散文》收录了肖复兴不同时期创作的经典好读的散文52篇,其中包含多篇中小学语文教材必读篇目。

本书由肖复兴亲自审定、作序推荐、手绘插图,书中特别辑录了其手绘插图8张,另外还亲自作序推荐。

他说:人生的每段岁月都值得认真度过,正像他笔下记录的人们,对待生命永远那么热忱、柔软。

在这部作品中,肖复兴忆往事、怀亲人、念旧友、追故人、感人生,用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真诚而柔软的笔触还原时代印记下的小人物的点滴生活,从中流露出的至善至美的人间真情,抚慰了数以万计读者的心。

03

用作者的话说,散文写作方面,他正朝着心之向往“细、清、真”这三点努力。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我一边阅读,一边也努力地朝着这三方面去领悟和理解。

细,涉及到文章的剪裁,乃至构思的角度。细,不只是对生活的透视和态度,更是对艺术把控的能力。整本书通读下来,我能力有限,只理解到热爱生活这一层面。

清,本就最难做到。应该指向文字和文气以及心地,“心滤就是苏水晶般的清澈透明”,是散文讲究的境界。我更是悟不到这层。

唯独“真”,真情实感,不止在于面对真切逼真的生活,还在于面对自己的内心。作者笔下的人物和场景,亲切而朴实,正是这自然而真实的叙述,让人深深触动,品味出人生百味,产生出强烈的共鸣。

第一辑《平凡而伟大》中的第一篇《温暖的劈柴》,看似一件多么平凡的事,让我内心里久久不能安宁。

父亲去世后,作者并没有意识到母亲的苍老,放假后总是向往着远方,由着性子,像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 。

一次寒假,在外玩了一个多星期后,回到家才发现母亲卧病在冰冷的床榻,无人照顾。是邻居赵大爷不放心,上门查看才发现母亲生病,正在烧柴点暖炉子。

赵大爷还送来满满的一抱劈柴,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 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这段话,给作者留下温暖又沉重的反思。这段话,一时间,竟然让我辗转反侧,愧疚不安。我也是游子啊,父母未老时,便远嫁千里之外,如今父母已老,我仍长居在远方。

虽然有兄长,但他同样也是定居在南方的千里之外,因为种种原因,父母一直生活在老家,渐渐老去。

虽然如今通讯工具已经很发达,电话视频随时可以接通,但是我们兄妹俩常常以工作繁忙为由,忘记接通问候的电话,常常以工作繁忙为由,很少回去看望。

有一年春节,我们全家早早计划好到北方旅游,哥哥一家也去了大西北,趁着春节长假带孩子游遍大江南北,增长阅历,谁都没有回去陪父母。电话那头,父母没有任何责备,只是告诉我们,他们身体很好,我们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如今回想,电话那天,父母心中是有多少抑制不住的思念啊!

幸好,正在装修中的新家,稍稍缓解我我内心的不安,很快,就能把父母接过来,朝夕陪伴。

04

正读五年级的儿子,见我每日捧着《肖复兴散文》,好奇地问:“妈妈,肖复兴和叶圣陶是什么关系?”这给我问倒了。他翻出五年级语文书一页,真的!查阅资料后才知道。

1963年,肖复兴正在读初三,他的一篇作文得到了叶圣陶老先生的修改。这篇作文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叶老的评语令肖复兴树立起写作的信心。

这也是一种神奇的缘分吧!叶圣陶老先生和肖复兴老师,我和儿子,都有种一种神奇的缘分吧!

于是,我很郑重地对儿子说:“妈妈读完后,借给你看哦!”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