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拾文客栈
有态度、只原创,笑迎八方客,戏谑古今谈。(未经授权,禁止商业转载,已签约维权骑士维权。)
今天看啥  ›  专栏  ›  拾文客栈

历史的另类脸谱: 丙午改制中的袁世凯, 亲王拔枪相向, 慈禧冷笑敲打

拾文客栈  · 简书  · 历史  · 2017-11-29 12:57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四十二):众矢之的。

光绪三十二年,日俄战争的阴云刚刚散去,经历过庚子事变的慈禧太后,对这场发生在大清龙兴之地的大战心有余悸。沙俄在战争中派出了排水量超过万吨的恐怖战舰以及古老而凶残的哥萨克骑兵,不甘示弱的日军投入巨型火炮,每尊需要三百人才可以推动,使用的探测气球更是牢牢把握战局,双方九十余万兵力在大清的土地上惨烈搏杀,清廷的庙堂之上在关外的隆隆炮声中寝食难安,如何保住祖宗的基业迫在眉睫。

其后日军的取胜,更是刺激了庙堂之上麻木的神经,慈禧钦点的五大臣领命出洋考察投石问路,大清的求变之路似乎即将步入通途大道,梁启超、张謇等能人志士跃跃欲试,各界一呼百应,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只有一个人感到并不乐观,他就是手握重兵的袁世凯。

经历过丁戊奇荒以及庚子事变的袁世凯,作为求变的急先锋,久经宦海的他,深知积重难返的清廷庙堂,各方角力才刚刚开始。一场被称为“丙午改制”的会议,背后夹杂了太多的的刀光剑影。这场涉及清朝官改的商讨会议晚清大佬云集,矛盾在焦点在于大清责任内阁的设立以及军机处的存废。在晚清庙堂一口吐沫一个钉的军机大臣们,除了已经捞够本的庆亲王奕劻,其余人都视袁世凯是来砸饭碗的刺头。

而作为光绪皇帝的亲弟弟,其后的大清摄政王,军机大臣中的醇亲王载沣,更是当场爆炸,怒斥元袁世凯:“让军机大臣卷铺盖回家,你怎么不让皇上也靠边站,目无圣上,你袁慰庭竟然说的出口!”盛怒之下,拔出腰间的佩枪直指袁世凯,众人惊诧之余连忙相劝,长袖善舞的袁世凯开始明白,他与载沣之间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然而更惊悚的敲打还在后面。

此次商讨最终不欢而散,其后慈禧却单独召见袁世凯进宫,端坐着的慈禧平静地问道:“大清官改,何以久未定稿?”袁世凯坦言:“意见分歧,不易一致。”岂料此时的慈禧,突然冷笑着来了一句:“怕什么,你有的是兵,不会杀了他们吗?”脊背发凉的袁世凯,腿软得几乎站不起来。然而不死心的袁世凯又联合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再次奏疏,飞蛾扑火般坚持求变。

最终慈禧龙颜大怒,在军机处的会议上将弹劾袁世凯“疆臣揽权”的奏疏遍示群臣,心领神会的言官们对袁世凯群起而攻之,袁世凯想起了那个临终时仍目炯不瞑的旧主李鸿章,在慈禧的严斥之下,袁世带着遗恨返回天津,但是袁世凯看似在这场求变之争中失势,殊不知大清失去的却是最后的希望。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