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念佛求生

【经文】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 、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念佛求生  · 简书  ·  · 2018-09-22 16:52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①,闻说②阿弥陀佛,执持③名号④:若⑤一日,若二日 、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⑥。

①善男子、善女子:(术语)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闻法也。佛称呼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女人为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子、善女子:所说的男子、女人,连出家人、六道众生,只要有缘的,都包括在内。但是为什么都称他们为“善男子、善女人”呢?因为一个人能够听到佛的名字,他的前生,必定有“善根”的,所以才有这种福气。

②闻说:犹听说。 这里是省略,应为“闻人说” ,听到有人说

③ 执持:(杂语)固执不动也。坚持不变。握持;掌握;控制。

④名号:(术语)显体为名,名彰于外而号令于天下为号。名与号其体一也。此名号之目,虽通于诸佛诸菩萨。然以指弥陀之名号即南无阿弥陀佛为常。

[解释]执持名号:“执持”二字,本来都是用手“捉住”、“捧住”的意思。“执持名号”,就是教人常常一心一意的念佛,把这个心常常放在“佛”的名字上面,象把这个“佛”的名字,用手捉住、捧住他,不放他走去的意思。

    念佛的方法也很多:有出声念的,有不出声念的,有招念珠念的,有不掐念珠念的,都可以随便,没有一定的    还有念“阿弥陀佛”四个字的,有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虽然也可以随便,但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就格外恭敬些、诚心些。因为加了“南无”两个字,就有把我自己的身命,归托给“佛”的意思在内了。所以念起佛来,不可以贪快、贪多只念四个字,不加“南无”两个字。

⑤若:或;或者。

⑥一心不乱:(术语)一心而不散乱也。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叫做“事一心不乱”;若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时,叫做“理一心不乱”。“一心”这个词,在先秦儒、道典籍中已经有了。如《尚书·泰誓》:“一心一德,立定厥功。”《庄子·天道 》:“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在佛教中:“一心”或为真如实相的异称;或谓心无杂念,更不他缘,犹言专心。这里仅取后面一种意义。“一心不乱”是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意思是收摄众念归于一念,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到“一心不乱”,妄尽真显,就能同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应道交”,而往生西方净土,其语本于《阿弥陀经》:“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般若三昧经·行品》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在其他佛经中,也可以找到依据,如《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 ,不念一切,唯念一佛,自得三昧。”《华严经·离世间品一》说十种菩萨行时,提到“一心不乱,修三昧行”。“一心不乱”按其程度,又可分为“事一心”和“理一心”。我们平时所说“一心不乱”,意思是专心致志,不去胡思乱想,如:练气功时,关键是“调心”,只有逐步做到“一心不乱”,才能渐入佳境。

[解释]⑨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有

    两种说法:

  一 种是第一日念佛,心就能够不乱,或是到了第二日才能够不乱、或是要到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最慢的,或竟然要到了第七日才能够不乱

    一种是只能够六日不乱,到第七日心就要乱了;或是只能够五日、四日不乱;或是只能够三日、二日不乱;心是最难归一的,或是只能够一日不乱,到第二日就要乱了;倘然能够从第一日起,一直到第七日,这个心一些些不乱,那末这个人的心,安定寂静,真是了不得了,将来一定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但是,这种“乱”“不乱”,全看念佛人的根机:根机深的、厚的,就容易些;根机浅的、薄的就难些是没有一定的。不过能够把功夫用上去,就自然会惭渐不乱的,因为功夫是可以胜过根机的,全在人自己的要好”、“不要好”了。

    所说的“七日一心不乱”,并不是在寿命快要完的时候,是指平常时候说的,平常时候,能够做到这样的功夫,那末到了寿命完的时候,也自然会不乱了。所以要劝人天天念佛、时时刻刻念佛,就因为我们这些人的心中,    杂乱念头太多,一个念头去了,一个念头又来了,哪怕你分钟内,也不晓得要起多少的乱念头;念佛就是要收束这个散乱念头,使得这个念头,放牢在“佛号”上面。“佛号的念头多一分,散乱的念头就少一分,渐渐的用功,能够把这个念头,都收到“佛号”上去,其他的念头,

    些也没有了,那就叫做“一心不乱”

    念佛的人,最好是用心听自己念佛的声音,要一句句的听得清清楚楚,一个字也不放他混过去,照这样的念法,心自然就容易归一,其他的念头起不来了,这是修“一心不乱”的最好方法,大家可以学得的。平常时候,果真能够做到了“一心不乱”,那末,到了临终的时候,就可以都在佛的身上,别种杂乱念头一齐不起,就可以感动佛来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就是根机差些的人,没有能够念到“一心不乱”,也只要有真正的信心、切实的愿心、至诚恳切的念,再能够任何什么恶事,一些不做,任何什么善事,都认真做,还要一心决定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起“死了去做鬼”念头,也不起“下一世再做人”的念头,那未到了临终的时候,也可承蒙佛来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切不可说:“我还没有到一心不乱的地步,不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去求下一世的“福报”(有福的报应),那大错特错了

    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就是没有到“一心不乱”的 一个人若是能够到 心不乱”的地步,就决定可地步,只要能够有切实的信心、愿心,也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不过觉得“吃力”些,并且所生的品位,比较那“一心不乱”的人,要低得多了。

    这一部《阿弥陀经》说“行持”的方法,(“行”就是修行,“持”是依了方法去做。)最要紧的地方,就是这个“一心不乱”四个字上面。

【直译】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有人说起阿弥陀佛的名字,就执持名号,或者一天,或者二天、或者三天,或者四天、或者五天、或者六天、或者七天,念到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