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清欢徊年

生活与文学——读贾平凹《长舌男》有感

清欢徊年  · 简书  ·  · 2019-04-15 13:03

长舌妇—— 爱扯闲话、搬弄是非,在背后对别人说三道四的人。

长舌男——形容比较爱说闲话,像女人一样爱说东家长西家短,制造事端  的婆婆妈妈的男人。

      书籍简介:本书收入贾平凹幽默散文46篇,幽默小说数篇,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反映、解剖社会及社会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形态,探索人性在传统文化桎梏下的抗争和人性的复杂性。(摘录)

        初初拿到《长舌男》是惊喜于这个名字,对于现代的女性来说,虽不愿承认长舌妇的称谓,但大体是别无二致的,爱八卦,爱听小道消息,爱在好友闺蜜面前嚼弄一下是非对错。但是长舌男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文中收录的46篇散文类型各异,有奇闻异事,有作者自己的生活感想,还有对于社会焦点的一些看法。读罢,惊叹于作者的观察入微,感悟之深;折服于描写的机智与幽默;更感概于语言的直白与那份坦率的勇气。下面是我较为喜欢的几篇,与大家分享。

《秃顶》

        脑袋上的毛如竹鞭乱蹿,不是往上长就是往下长,所以秃顶的必然胡须旺。作者四年前满头乌发,如今却脱落的秃顶了,而这秃顶不属于空前,也不属于绝后,是中间秃,秃到犹如一块溜冰场。我之前一直觉得秃顶是因为用脑过度,是只有过于聪慧或者有才华的人才会遇见的事。可现下有多少已经秃顶或者有秃顶预兆的人,吃饭睡觉都在想着如何救治,烦恼着万一秃了可怎么活。而作者确自得其乐,还总结了秃顶的十大好处:1)省却洗理费; 2)没小辫可抓; 3)能知冷知晒;4)有虱子刻意一眼看到; 5)随时准备上战场;6)像佛陀一样慈悲为怀;7)不被“削发为民”; 8)怒而不发冲冠;9)长寿如龟;10)不被误为发霉变坏。看完不禁仰头大笑,作者这秃了顶的高贵的头颅想必是只许人看不许让人摸的吧。

《说生病》

        书中有不少以说字开头的文章,《说家庭》,《说美容》,《说请客》······都是我们每天会接触到的,每个人多多少少有些说法却都只会下咽的东西,但是作者却实诚的一股脑儿讲出了心中的话,那股子酣畅淋漓的劲啊,看得我都只管拍手叫好。这里我就来说一说贾平凹先生眼中的生病。

        “人是由灵魂和肉体两方结合的,病便是灵魂与天与地与大自然的契合出了问题,灵魂已不能领导了肉体所致,一切都明白了吧,生出难受的病来,原来是灵魂与肉体在做微调理哩。”听听这解释,是不是比什么专家门诊,什么千金难买的药方都让人看得懂,听着窝心?而这一生病吧,四肢清闲,有人照顾,有人探视,若再看得淡些,放下一切,心境恬淡,比之陶渊明也不过如此吧。生了病,虽说你人躺在睡床上,但那心啊,没人管自可到处流浪。当你游历了天上地下,前世和来世,熄了灯要去睡了,你不妨给病着的某一部位说些话,感谢它并承诺以后一定好好保护它之类之类。相信任哪儿听了这话不得精神焕发,使劲儿与病毒战斗啊。不过生病到这个份上,真是人生难得生病,西施那么美,林妹妹那么好,全是生病生出了境界,若活着没个生病,多贫穷而缺憾。佛不在西天和经卷,佛不在深山寺庙里,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生病只要不死,就要生出个现世的活佛是你的。

  《听来的故事》

        一个人渡河时溺水,被另一个人救起,溺水者为了感激救命恩人,认了搭救人为干爹。一年后,这位被就过命的人路过山道,正遇到一只狼追赶一个人,他奋力赶走了狼,那人又认他做干爹。干儿子逢年过节都要去拜会干爹。1944年和日本人作战,日本人进山围剿游击队的时候,抓住这三个人带路,经过一片雷区,需要中国人先去踩雷开道,这三个人中必须有一个去死,日本人就指了那个溺水者说:“你的说话,让谁去?”他看看被他救过的人和救过他的人,最后说:“他去。”他指的是他的干爹。

        听完这个故事可能会义愤填膺,觉得人心叵测,善恶常变。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选择救过自己的人而不是自己救过的人呢?也许,只是因为,救他的人死了,他就再不觉得歉疚了。

        类似的散文书中还有很多,或长或短,但说的都是一件事一个理。茶余饭后读上一篇,深思暗虑之后,余下的只是舒畅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