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莎爾德
文学爱好者,愿分享阅读心得,生活随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莎爾德

《地球的红飘带》脑海中留存的记忆

莎爾德  · 简书  ·  · 2020-03-22 18:00

21世纪人类的记忆力普遍退化,这源于人们生于太平盛世,用脑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觉得记住太多是浪费脑内存,久而久之,大脑就开始了选择性记忆。

每次阅读完一本书时,都会回味几天,可是,一旦新的阅读之旅开启,旧的阅读内容就慢慢淡出褪色,仅存的只有阅读时的感觉。

为了将书中的精华留存在记忆中,便决定写一写《地球的红飘带》书中的精彩内容及认知。

人与书的相遇,和情侣差不多,都需要缘分。我与《地球的红飘带》的彼此拥有,是因为《西行漫记》的缘故,在阅读《西行漫记》时,使得我萌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念头。其实,还萌生了许多扩展阅读,如西安事变、张学良等等。在N本书向我飞奔而来的路上,《地球的红飘带》夺得了冠军,从此,便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之旅。

从前,没有在书中做笔记的习惯,觉得在干净的书中涂鸦将会破坏书的完美,所以,我翻阅过的书,与新书无异。从《西行漫记》开始,便有了涂鸦的习惯,阅读后的书籍都会涂鸦着密密麻麻的红色小字,到了《地球的红飘带》做笔记的时候,涂鸦技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此文便将涂鸦的内容整理整理,温故而知新吧(距离阅读结束已经有段时间了)。

《地球的红飘带》最凸显的是长征精神以及政治团关键决策,如果现代企业能够具备长征精神,想要进入五百强就容易多了,像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及其企业就是具备长征精神的企业家了。长征事件史无前例,长征精神世人震惊,那是为什么呢?

长征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在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精神。当人们的生存或者生命受到威胁时,谁都会与之鱼死网破,无论怎样都是死亡,又岂能坐以待毙,况且受死亡威胁的人比比皆是,已经到了揭竿而起的程度。显然革命是必然成功的。

当然,长征和革命的成功,除了红军具备长征精神外,领导班子也是极其重要的,前提是领导班子成员也要具备长征精神,李德就是没有长征精神且纸上谈兵的领导者,所以他失败了。

在革命胜利的道路上最操劳、最伟大的非周恩来副主席莫属,他永远都是最忙碌的人,他就像一位大家长为人们默默的奉献着、服务着,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似乎他活着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每次读到与周副主席相关文字时,内心激荡着心疼、感动、感激、崇拜。周副主席是世间最伟大的人。

毛主席除了智慧,最有特色的就是他的语言了,幽默中藏有机智,他与贺子珍发生口角时,毛主席会幽默的解围到:你是铁,我是钢,碰到一块响叮当!政治团人员思想路线出现问题时,也会幽默机智的解决,如批评李德、林彪、张国焘时的言语。还有长征结束时的讲话:我们出发时是八万六千人,现在只剩下七千人。有人说,七千人不是太少了吗?是的,是少了些。(话峰骤转)可是同志们不要忘记,这七千人,是民族的精华,是革命的种子。人民是我们的母亲,是养育我们的土地,只要种子落地,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

《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还有几个鲜明的角色,如:被饿死的金雨来,舍己为人的杜铁匠,女革命同志代表刘英,温文尔雅的叶剑英,心细如发的彭德怀,粗中有细的朱德等等。

…… ……

书中还有几处印象深刻的情节,留到以后再写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