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葛小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葛小婷

为什么选择当老师

葛小婷  · 简书  ·  · 2018-04-04 22:22
图片来自摄图网

01

从小到大,被无数的老师教过,也遇到过无数的老师。更巧的是,从小,别人都说我长得像老师,初中时同学说我长得像英语老师,高中的时候就更厉害了,同学说我长得像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的合体。

越长大越发现,一个好老师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真得可能是一辈子。小时候,我比较敏感,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让我思考半天。还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早读课我在玩书,数着页数,老师把我的书扔到了地上,书蹭到脸,有点哽咽的感觉至今都记得。小学,入少先队,去学系红领巾,被一个男老师当众很严厉地批评,那种窘迫和尴尬很难忘却。我不喜欢老师打人和发脾气,总觉得孩子需要引导。我每次都会想,如果我是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引导孩子。

02

大二寒假,妈妈同事希望我帮马上要高考的孩子补习英语。那个孩子高中前两年没把学习放心上,高三才开始努力,英语基础很弱。于是我给他一点点地讲语法,更重要的是和他说,英语的思维,让他相信学习英语不难。好在他很努力,每天都按时完成任务。我并不奢望他的英语能考的很好,因为毕竟英语学习需要一个很长期的积累。

高考后,他给我发消息,说英语考得比数学还高(数学总分比英语总分高40分),顺利考到了二本,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当时,我产生了满满的成就感,不仅是因为他考得好,而是因为我让他“觉得英语很难”的想法有了松动。

所以我希望以后成为一个能让学生觉得英语不难的老师。

03

在大三时,我因为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什么职业,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畏惧让我陷入了沉思中,我开始反思经过16年的教育,为什么我连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想要做什么都不知道。我在想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还有家庭教育应该扮演怎么样的角色?当我跳出那个迷茫的圈子后,我开始阅读教育方面的书籍,想要找到一个答案,有时候也会写下一些感想。

04

坚持写作100多天,说出内心的声音。有时候会引发别人的共鸣,把我当知心人,最近有好几人问我,自己对现在的工作并不喜欢,但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该怎么办。还有些看似应该让人羡慕的人,却觉得生活平淡如水,自己活得很累。

其实,我觉得,这种迷茫和幸福感的缺少,是家庭和社会都只让我们干了一件事情,学习却忽视了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而那些活得开心,明白,洒脱的人都是那些看清了本质,勇于探索自己生活的人。记得读书会里讨论教育时,老师转过一段话:

几年经历下来,发现中国的教育体系有一块严重缺失,就是自我意识的树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稀里糊涂就从学校走出社会,然后陷入到人生的迷茫中。在这过程里要是认知发生偏差,整个人生就在最黄金的长本事阶段荒芜,漂到大龄突然醒悟过来但是为时已晚,对一辈子产生严重影响。 ​

我想青年危机和中年危机的发生也和自我意识的树立的确实有很大的原因,年轻的时候父母和老师为我们做决定,长大了,我们能决定了,却没有做适当决定的能力。

05

我将要从事的工作是英语老师,职责就是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故事的形式,引导他们喜欢上英语,爱上学习。我希望在教授他们英语的同时,也能探索出,如何更有效地引导他们学习,成长的方式。

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愿景:希望探索出一种方式(或许是让父母意识到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隐患),让孩子幸福成长,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中找到一个能叫醒自己起床的事业。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理想,虽然不能实现,但是理想还是要有的。


这是我的初心,马上就要开始做这件事情了,希望自己永远记住,不要忘记。累了就回头看看这篇文章,找到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理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