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秀火儒林

“孩子穷养还是富养”?我,忽悠养

秀火儒林  · 简书  ·  · 2018-12-17 20:15

“孩子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这个问题,问得就有问题。

其实家庭经济情况,孩子心里跟明镜似的,再说孩子最在乎得不是钱,他们要的是尊重。钱多钱少也不重要,关键是看父母给钱的方式和语气。

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村里年轻夫妇把孩子扔给老人都外出打工挣钱,而我选择了留在家乡陪伴儿女成长。

种田是我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那时手头确实拮据。不过,我们一家人持着,钱多有多用,少有少用的心态,小日子也过得其乐融融。

那个时候的零食一般,是一角钱一小包,酸奶一元钱一瓶。姐弟俩每天上午可以领两角钱;下午再领两角钱,然后手拉手十分欢欣地去买零食,偶而也会邀上其他小伙伴同去,有时同去的小伙伴买酸奶喝,他们也不嘴馋,津津有味地吃自己得。

有些店里的闲人会故意逗他们:“你们俩姐弟买一角钱的东西吃,你们看别人都买酸奶喝。快回去问妈妈要钱买酸奶吃。”这时儿子也不示弱嘟着嘴道:“我妈妈只有角钞,我爸爸有大钞。”而且把爸爸两字的音提高了许多。

当然有时候儿子和女儿看到小伙伴买了很贵的玩具,他们就会缠着要买,这时我会很认真地跟他们商量:“要不爸爸妈妈也出去打工吧?!这样你们就可以买很多玩具……”没等我说完,两个小家伙立即紧张起来,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似的叫道:“不买玩具,肯爸爸妈妈在家带我们。”

这时,我便把他们拉在我怀里耐心的跟他们说:“我们家有钱,但是要留着盖房子和供你们上大学用。我们的钱是要花在大地方上。”俩孩子总是非常懂事地连连点头。

后来俩孩子上学了,我就郑重其事的告诉他们:“读书方面该花的钱一分都不省。”然后拿出一张空卡,忽悠他们:“以后每年我会放你往里面存钱,留着你们上大学用。”因为小学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开支不大。我就把目标定大一点,给他们的思想上灌输一个目标:他们将来要上大学。

因此他们上学要钱的话,也不必畏畏缩缩,可以大大方方的说要多少,有时我也会稍微多给些,但他们会立即就表示不要这么多,在我的坚持下他们才会收下,多半也是余下来存在衣兜里。

每年的春节,都是孩子们炫耀压岁钱的时候,我俩孩子的压岁钱都如数交公,他们也不会在意自己有多少压岁钱。

女儿和儿子先后上了重点高中,当然这时家里放钱的地方是透明的,需要钱时他们自己去拿,只不过他们还是习惯地先问后拿。高中是在县城里,所以一个月才回家一趟,返校时带上那一个月的生活费(500元)。

我也搞不清一个月500元生活费是多还是少,后来村里有子女也在上高中的家长问我:“为什么你家的孩子的生活费那么少?”

我才问了女儿和儿子:“你们的生活费够用吗?”他们笑笑说:“成天呆在学校里,没有地方消费,我们每个月还剩余了一些。”

俩孩子的懂事,让我一边感觉有些亏欠了他们,一边又担心他们的身体,就喃喃自语般地:“要吃好些,同学里面就你们吃穿最差吧?”他们听完嘻嘻地笑道:“哪里呀,在同学中我们的生活算是中等水平。”他们总是这样乐观阳光。

现在他们远离家乡在外地求学,我和老公除了思念他们,其他方面我们都很放心。

我不清楚我这种养法:是否属于穷养?!


我就再列出两个例子比较一下吧:  我见到情况一,孩子胆怯的望妈妈(有时是爸爸),战战兢兢的回答完妈妈的询问,然后从心烦气燥的妈妈手里接过那张钱。

这时我在意得不是钱的面额大小,而是一道几何题,求此时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


情况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孩子要钱时,要多少给多少。所以小孩买零食时,也不必思考自己爱不爱吃,反正买来不好吃就扔掉,再要钱再买。买玩具也是如此,玩不了两分钟就拆得稀巴烂,再向爸妈要钱再买。我认为这样的孩子就是给他再多的钱,他也不知道感恩。

如果前者属于穷养,后者属于富养的话。那穷养好还是富养好,那还真不好下定义。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