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好运来来

余华

好运来来  · 简书  ·  · 2019-04-04 21:18

4.3,余华的生日。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私心多聊一些。

很多人都以为余华像莫言一样,是笔名。但其实不是,余华的名字取自于母亲和父亲的姓余和华,和他本人一样低调。

他曾经是一位牙医,在“牙齿店”干了五年。那他是怎么开始写作的呢?据他自己说是——

经常站在临街的窗前,看到在文化馆工作的人整日在大街上游手好闲地走来走去,心里十分羡慕。

「有一次我问一位在文化馆工作的人,问他为什么经常在大街上游玩?他告诉我:这就是他的工作。

我心想这样的工作我也喜欢。于是我决定写作,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文化馆。

当时进入文化馆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学会作曲;二是学会绘画;三就是写作。对我来说,作曲和绘画太难了,而写作只要认识汉字就行,我只能写作了。」

后来他终于如愿进入文化馆,还写:

「我第一天到文化馆上班时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我发现自己竟然是第一个来上班的,我心想这地方来对了。」

哈哈哈哈,很有意思一个人。

还有一件特别突破次元壁的事情,《虹猫蓝兔七侠传》《神厨小福贵》,这两部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画片的文学顾问,都是余华。

也算是跨界大拿了。

——怪不得里面无论正派反派结局都挺惨的。

莫言对余华的评价很有意思,他说余华不是个特别讨人喜欢的人(气质),这人敢于在人群中狂叫。

对了,余华和莫言,是鲁迅文学院的同学,并且在同一个宿舍住了两年。莫言写《酒国》的时候,余华正在写《在细雨中呼喊》,两人面对面坐着写作经常互相干扰。

——后来莫言从废品站捡回一本旧日历,挂在柜子上挡住视线,后来两人都顺利的写完了各自的小说。[摊手]

他有时候也耿直地可爱。

《兄弟》在出版前因为对当下现实讽刺过于尖锐,一度有封杀传闻流出。

余华就和那家出版社定了“霸王”条款,即:如果删改我一个字,这个非独家出版合同立刻作废,我立刻找另一个出版社印刷新的版本。

《北京青年报》的记者陈年曾经去采访余华,余华那时还没明白采访是怎么一回事。于是采访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把陈年扔进一个漆黑小房间,又将巴赫的唱片放进了唱片机,随后转身离去。

半小时后,他再度进入房间,问一脸懵的陈年——“你觉得巴赫的音乐怎么样?”

还有一件是他上《朗读者》,说到他小说的文字美感问题。他说:

「为什么很多评论家都赞扬我的语言简洁,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少。」

是不是谦虚太过了?[跪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余华确实学历不高,很多人因此贬低他。再加上他是南方人,很多北方方言带来的语言美感和环境美他也难以塑造。

但他选择了更为有力的手法——那就是规模宏大的叙事,近乎白描的苦难和人性。

余华的书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表述直接,丝毫不避讳杂言污秽,说话直接了当,没有华丽的修辞,更贴近现实的生活。

《活着》就像书名说的一样,在一个疯狂的年代,人们不再追求幸福,没有理想没有生活,想的永远都是如何如何活下去。

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

是在写福贵失去儿子的这一段,如何表现悲痛,他说自己遇到了瓶颈。他沉思、探寻了很多,耽搁了好几天,才找到灵感。最后是这么写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余华写完这句后,伏在书桌上嚎啕大哭。这句没有一个字在诉说悲痛,但合在一起,却是无限的悲痛。

余华的文字冰冷直接,「像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散发着一股土腥味的苦涩。」

我觉得只有当读者对世界,对社会有了一定思考和看法的时候才会找到共鸣吧。

他的书里,我最喜欢的,也是这样的文字。列举一些~

1.人死像熟透的梨,离树而落,梨者,离也。

2.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3.他们脸上的皱纹里积满了阳光和泥土,他们向我微笑时,我看到空洞的嘴里牙齿所剩无几。

他们时常流出浑浊的眼泪,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时常悲伤,他们在高兴时甚至是在什么事都没有的平静时刻,也会泪流而出。

然后举起和乡间泥路一样粗糙的手指,擦去眼泪,如同掸去身上的稻草。

……

关于余华,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作品不言,下自成蹊。

他的书常常看伤了好一批人,但余华从来不是为了悲怆而悲怆,而是尝试用另一个角度来解读。

在致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会员的信中,他说:

「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在读《活着》时,眼泪常会不期而至。

如果你也遭遇到和他们一样的阅读经验,我想对你说,谢谢。我正是为象你一样善良的人写作。

虽然,善良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会有‘走红’的品质,但它是我们的血与肉。我书中的主人公,也都是一些善良的人,他们不断遭遇苦难、失败和死亡。

但我绝不是在控诉命运的残暴,相反,我希望你读到的是生命的韧性、力量、爱情、友谊甚至本能焕发的快乐,以及幽默,一切美而朗朗欢笑的东西,它们无视命运的暴戾而独自存在。

善良的人同情一切苦难,同时也反对假借命运之名的自暴自弃。善良绝不仅仅是悲伤软弱的眼泪,而更应该是对所有美好高尚事物的关怀与肯定。它举重若轻地保护着我们的心,在艰难世道里保持热情与希望。」

在世界读书日期间,易烊千玺曾经在微博晒了《活着》,当时余华给他回了一封信,我觉得也很适合送给所有喜欢他的朋友。就用这个收尾吧:

你们是得天独厚的一代人,你们身处这样的时期:未来已经来到,过去还没过去。

你们要有野心,野心能让你们情绪饱满思想活跃,能让你们即使过了这个村仍然会有这个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