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ldy_f5de

行为 态度

ldy_f5de  · 简书  ·  · 2019-06-14 23:33

菲利普·津巴多在早年设计进行了一项模拟的监狱实验,大学生作为被试志愿者,实验者随机制定一些学生做狱卒,一些学生做犯人。“狱卒”穿着制服,挂着哨子,提着警棍;“犯人”们则衣衫褴褛,被关到牢房。这个模拟监狱中的人们在一天后很快地进入了情境。狱卒开始贬低犯人,并且开始对犯人进行侮辱行为。犯人们的精神也开始崩溃,开始出现造反、精神冷漠等现象。尽管他们之前被告知这只是一个“角色扮演”。这种设定的角色的行为改变了模拟监狱中的人的态度。这些正常的大学生因为进行了某种特定的行为,他们的态度便悄然发生了改变。他们的善良、同情、对他人的尊重被轻而易举地扔到了脑后。


在生活中,行为对态度的影响是如此的深刻但却不易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态度是建立在我们的行为上的。设想,有段时间,因为要赶一个项目,每天你都要喝两杯咖啡,来让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原本你对咖啡这种东西并无特定的偏好,算不上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但在这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对咖啡的态度会向正面的方向偏转,“我应该是个喜欢喝咖啡的人。”


目前,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大致有两种被普遍接受的理论解释

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提出,该理论认为,当两种想法或者信念在心理层面(我们的认知评价)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这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而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体验,我们会调整自己的想法。

举个例子,一个人原本对咖啡持有一点点的负性态度(咖啡可能对身体不好),但是在一段时间内依赖咖啡赶项目之后,他原本的负性态度和他的行为(经常喝咖啡)之间便在其心理层面产生了一个失调的紧张状态,为了缓解这个状态,他会选择改变自己的态度(咖啡应该是挺健康的)。这一理论主要用来解释人们的行为与其态度相矛盾时态度受到行为的影响。

自我知觉理论:由贝姆提出,该理论认为,我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推断他人的态度,与之相似,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的时候也会进行类似的推断。当我们的态度并不鲜明或者模糊不清时,我们会站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从外部观察自己的行为,从而为自己的态度寻找依据。

一个人通过观察自己经常喝咖啡的这个行为,将其之前对咖啡的模糊的态度明晰,“我挺喜欢喝咖啡的”。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