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放天歌

乡愁的模样

放天歌  · 简书  ·  · 2019-03-20 15:26

中午去和朋友吃饭,饭毕两人互道珍重在饭店门口告别,一人向北,一人向南,各奔东西。

我是向北之人,因贪吃了些,天气又特别好,就打算散散步,走到地铁站。当然这是查了手机地图之后,知道只有一个半公里那么远,才做出的决定。

北京太大了,变化又太快,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还是有很多地方就如同完全陌生的地方一样,幸好现在有地图了,以前都是靠嘴问的。咦,是呀,好像很久很久没有问过路了,也没人问我了,这是一个原因呐。

这是一条隐没在居民区中的马路,一股浓浓的生活的气息,一份家的滋味,如同一个符号,写在马路牙子上,写在一颗杨柳树上,写在那家小杂货前摆放的北冰洋汽水上,写在一个阳台上的几株铁线莲的枝头上,写在走在我前面的老太太的购物车轱辘上,写在小童稚嫩的小手上。

我慢慢的走着,生怕打破了这一份宁静和谐,想抽根烟,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生怕污浊了这空气。只能慢慢的走着,心怀感激的看着,感受着。我羡慕这里生活的人们,我好想也变成他们的一员。

一个城市有没有家的味道,要看是不是有一群有一个故乡的人聚居在一起。北京是一个大部分地方属于典型的移民城市的巨大城市体。我生活的那个地方,就是一个移民区,都是外来人,基本没有北京当地人。所以,没有家乡的味道,一到春节就空城了。而这个地方,典型的北京人聚居地,他们大多都是坐地户回迁,或是被这么多老乡吸引而来定居的。以前,我为北京人失去了故乡甚是感叹,现在发现,人们会用聚居来疗伤,找回那份故土的滋味,其实,说白了,故乡就是一群人。地方可以变,人们的乡音难改。

我去武汉,那里人们都是那么亲,因为都说武汉话嘛。我虽然不是当地人,但是这种感觉是非常真实亲切的,是非常活色生香的,就如同我回到我的故乡,在公交车上一听到乡音,顿时感到,我是这里的一员。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移民到国外的原因,人需要一个认同,不仅仅是自我认同,那有点阿Q精神,更加需要环境和人群的认同。这是一份比较高级的精神需求,人们可能感觉不到。为什么很多移民多年的人会说我没有什么孤独啊,我感觉挺好的呀,不能进入主流社会、没什么社交对我来说没什么呀。这是他没有感受到那种需要的重要,这是一份缺失的心灵关怀。

有科学家统计过,确认环境的认同是一个人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以参照组进行科学实验分析的结果。

渐渐走上大马路,这是一天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慢慢的眼前失去了那祥和的生活景象,取之而来的就是高楼大厦和奔驰的汽车。迎面走来一个中年汉子,小声的对我说:“大哥,要手机吗?”同时向我摇了摇手中的一只手机,我其实并没有听清他说什么,只是非常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说不要。等擦身而过了,我这才明白他要跟我说什么。

可是他哪儿来的手机呢?是偷得吧!偷来的手机开机密码不知道怎么卖呢?我是不是应该报警呢?这一连串的念头闪过心头。完全没有了刚才在那条梦幻般的小街上的轻松愉悦的心情。这就是人和人不亲的环境,什么人都可能冒了出来,因为他们知道这里的人群没有认同感,大家彼此很冷漠,谁也不关心别人。

走到了光熙门地铁站,这个站名我总觉得很想韩国的地名,不像是个中国的,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这个想法。站台是一个高架站,是露天的,午后的阳光洒在站台上,没几个人,有一种懒洋洋的感觉。

我的思绪还是在刚才那个人身上,为什么我就断定他是个小偷呢?这是一种直觉,一种自我防护的本能使然。那个手机是不是就是从这个地铁站偷的呢,趁大家下车匆忙,他顺了一个?可能丢手机的人现在还不知道已经丢了手机呢。

他会拐进刚才经过的那条小街吗?在那里他敢沿街兜售赃物吗?

我知道我犯了乡愁。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