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水_7075

锚定效应

水_7075  · 简书  ·  · 2021-01-19 16:45

最近看查理芒格的智慧,不求甚解,于是又找到了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来模仿复制一下伟人的智慧。

所谓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心理学家借用锚定陷阱一词指人脑活动中的一种有害的思维现象。人在决策时,总是先入为主,偏重于受第一次信息左右。首次印象,最初信息,初始数据常会为随后的思考和判断设置某种框架,形成导向。这是一个心理学名词,然而跨学科的应用也能很好的体现它的价值。

是不是乍一听有点那种贬义色彩,我们行事可能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受自己第一印象的诱导(有些是根深蒂固的偏见,当然也有客观的看法,但是少有)。

那我们该怎样逆转这个局面呢?所谓换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既然我们行事决策受第一信息的诱导,那我们就把我们第一信息中根深蒂固的偏见剔除,换成完全客观公正甚至是经历史多次检验的妙法。这样就可以保证我们有一个较完美的决策系统了(没有完美,只有更完美,决策系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迭代),在建立这个模型时,注意自己的大数据系统,多实践,形成自己的微观体感,收纳进自己的样本数据库,以便下一次遇到同样或者是相似事件时及时应用。

还有关于锚定效应的另一种用法,先说说我自己。今天戴耳钉时,死活戴不进去,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这种体验。我真是快折腾疯了,但我又是个直性子,也不撂下,就非要把它戴上。

耳洞不知是太小还是糊住了,就很尴尬,耳钉穿不过去。我最后实在没办法,甚至拿出了终极法宝——定海神针。其实就是绣花针,结果洞没扎出来,扎了我一手血,心也被扎了……实在搞不了了,正准备放弃,心想何不利用一下这个锚定效应。

于是乎,我拿出即将放回去的耳钉,重新往进去扎,脑海里一直回想平时是怎么戴进去的,手上也在找感觉,就是平时戴进去之后的感觉,结果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就穿过去了……我当时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两只耳朵都是这样……

这另一种利用方式呢,就是给自己设定应用场景。比如说,戴耳钉这件事,设定的就是戴进去的状态,这样起码扎进去的方向是对了。设定应用场景也是因人而异。

谈到这儿,我又想说一说潜意识的作用了,之前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谈潜意识。现在呢,就长话短说,潜意识与显意识相对,它能在你不知觉的情况下工作。你今天回去就可以做个实验,假如说你明天要早起背单词,你就可以在睡前想象一下你背单词的具体情境,是用书背,还是APP背,是站在窗前背,还是坐在写字桌前背,手边是放着咖啡还是牛奶……总之你情境预想的越清晰,你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只局限于背单词)。这个实验花不了多长时间,你就睡前预想个几分钟,第二天绝对有所改变,我实验过很多次,这就是潜意识的妙用!

再说回锚定效应,就是你建立思维模型时必须预先设想你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学英语,预想自己和歪果仁交流、看美食短片预想自己做出美食的场景……不断观察,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应用,不断迭代……

循环我上述说的过程,渐渐的你会发现:自己洞见性越来越强,步履越来越自信从容……

就像看冰一样,一眼望穿事物本质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