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沙仑玫瑰花

故事技巧(一)|发现故事,驾驭故事结构

沙仑玫瑰花  · 简书  ·  · 2018-06-01 16:17
000.jpg

下面分几篇来讲《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的内容。

《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的作者杰克•哈特是美国《俄勒冈报》主编,多次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普利策奖。他也从事写作指导工作,创办了一份在美国全国发行的每月教学简报,不时教授大学写作课程。该书概括总结了杰克和其他非虚构作家合作的三十余年的经验,从故事轮廓、叙事技巧、场景塑造、人物动作描写等方面手把手指导写作者。

《故事技巧》并不只是在理论上给予指导,而是用大量的实例一步步说明如何把一个故事写得好看。杰克告诉我们,大量的故事就在身边,可是很多人面对这些故事,就像一个新手面对一大堆食材一样,不知道怎么搭配才能做出一顿可口的菜肴。在书中,杰克就用蒙田、E.B.怀特等著名作家和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的文章范例,来演示给读者:平凡生活中的素材可以怎么组织起来,成就一篇了不起的故事。

可以说《故事技巧》讲的是故事背后的故事。杰克用故事来教我们写故事,书的内容读起来也有趣生动。如《为故事而写作》作者、同时也是两届普利策奖得主乔恩.弗兰克林所说:“杰克.哈特是报界当之无愧的最佳叙事编辑。”

《兰花盗》作者苏珊.奥尔琳评价《故事技巧》:“读它就像是找到了关于作家技艺的一张张神秘设计图。”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发现生活中的故事、设计故事结构、安排故事节奏,如果你希望提升故事讲述技巧,那么这本书正适合你。学会讲故事,不仅让读者从中获益,也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意义,发现具有永恒价值的事物,滋养心灵

发现故事

一说到故事,大家会想到什么?神话传说,电影,小说。对,这些都在讲故事。但这些讲的故事,都叫虚构故事。这些虚构的故事满足我们的想象力,帮助我们体验生活中接触不到的场景,所以很多人爱看穿越剧、古装剧、豪门剧。还有一种故事,源于真实的世界。我们也需要这类故事,让我们了解他人生活,更多认识客观世界,增加我们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智慧。

如果只是用新闻报道手法来写这些真实的事件,人们可能会被枯燥的文字吓跑。然而,在新闻报道中应用文学写作手法,吸引读者注意力,塑造更丰富人物和场景,就能引发读者共鸣,这就得到了叙事性非虚构文学。

其实我们身边有的是真实的故事。可是很多人只看得到素材,却找不到故事。杰克告诉我们,如果懂得故事的基本要素,找到故事就容易多了。

故事的基本要素包含:
一系列行动,行动才能推动情节发展;
一个讨人喜欢的主人公,具有社会公认的良好品质,比如负责、认真、善良、坚韧等,如果你选择一个反社会角色做主人公,读者会不知道这样的故事有什么教益;
困境,困境由欲望引起,反应人类普遍的需求,是吸引读者的关键因素;
困境的解决,这给读者提供了鼓舞、希望、帮助,所以结尾最好不要是悲剧性的。

因此,故事的结构可以说包括:主人公-困境-解决困境。杰克告诉我们,当你拥有”陷入困境“的事件和”解决困境“的点时,已经拥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写作者要学习从故事角度观察世界,寻找能写出好故事的元素。

** “乔恩.弗兰克林为故事下的定义:当人物遇到错综复杂的情况,而他又不得不面对和解决时,行动就发生了,故事正是由一连串这样的行动所构成的。”**

两届普利策奖得主乔恩.弗兰克林:所有的故事都具备共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按某个特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

如果找对冲突,就有可能得到一篇好故事;如果选对主人公,就很有可能创作出引人入胜的、具有挑战性的故事。

好故事首先要有好结构

同一个故事,有些人写出来单调乏味,没有丝毫动感。而换一个人写,又可能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这是为什么呢?杰克告诉我们,这源于文章结构的不同。

说到文章结构,我们可能会想到上学时学过的倒叙、插叙等。然而,杰克告诉我们,文章结构并不只是这些。


杰克所称的文章结构可以用一个曲线图来表示,其形状就像正态曲线图,或向上的抛物线,这条曲线从左到右分为5部分,依次是:阐述,上升动作,危机,高潮,下降动作。杰克称这条曲线为叙事弧线,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会多次使用这个名称。

杰克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怎么使用叙事弧线:太平洋西北地区发洪水,一个妇女家里,洪水上涨到了天花板,她的美国猎狐犬一个个葬身水底。洪水退去后,只有一直小狗活了下来,妇女为它取名诺亚。

首先,将故事分解为几个关键部分,将情节点插入叙事弧线中。

故事的开始,就是阐述部分,要交待有关主人公的基本情况。阐述部分的最后一段是南希一觉醒来,洪水已经淹没了她的家,她无路可逃。制造出困境,阐述部分结束。

阐述部分之后就是上升动作。上升动作是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关键部分,是引导向危机和高潮的部分。在上面的洪水故事中,上升部分就是洪水继续上涨,逐渐淹死了南希的很多狗,淹没了越来越多的家具,直到洪水逼近天花板。

在叙事抛物线中,上升动作之后就是危机。在洪水事件中,南希被逼到了天花板,意识到死亡随时来临,危机就降临了。

危机阶段过后,故事进入高潮阶段:在这里,南希抱着一只小狗被困在洪水和天花板之间,艰难地等待生存的机会。直到洪水退去,救援来到。

高潮将读者带到故事的顶峰,然后就开始下行,进入”下降动作”,在这个阶段要解答遗留的问题:比如南希是否去了医院?在医院恢复得好吗?那只狗怎么样了?

有些人没有出众的文学才华,也能写出吸引人的故事,所依凭的就是对故事结构的驾驭,对结构魅力的领悟。遣词造句、语言润色也很重要,但结构有时能帮助写作者直指成功。

使用技巧

可能有人会说“从刚开始的阐述,到上升、危机,这么叙述是不是有点平铺直叙乏味?”杰克告诉我们,你也可以从张力十足的危机开始,然后倒叙到阐述阶段和上升阶段,再回到危机阶段,这样可以用戏剧张力把读者带入故事中去,吸引他们看下去。然而,在本洪水故事中,杰克认为不采用倒叙会使叙述更简单,而且阐述阶段说“南希认为没什么可担心的”,已经预示着可怕的后果,已经足以吸引读者继续读故事。

在阐述阶段,不要把有关主人公的信息一股脑全交代出来,否则会推迟故事线,让读者看不下去!阐述部分只需提供有关故事的足够信息就可以了。

为了不推迟故事线从而导致读者丧失兴趣,杰克介绍了一种写作方法:糅合。从一开始,很快进入故事线,将阐述部分掺入其中。

阐述部分,杰克采用的写法是:暴风雨和洪水涨势凶猛,同时穿插着写南希家的地理位置,介绍南希的工作是养狗协会评委,养着很多美国猎狐犬,最后告诉读者南希并没有为洪水做最坏打算,认为能够幸免于难。其中南希认为自己能够幸免于难就预示着灾难的发生,引发读者的兴趣。

在上升阶段,有个写作的窍门就是设置谜题,在每段结尾都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吊足读者的胃口。按杰克的话说,这一部分可以包含希望的燃起与破灭,谜题的设定与揭秘。

在下降阶段解决遗留问题时,要记得,读者只是对一些遗留问题好奇,但追随故事的动力已经不足以看更多的文字,所以要尽快结束故事。杰克说《指环王》的结局就是被人抱怨拖沓,有着没完没了的道别和分离。

写故事的收场也有个窍门:用一个“意外“的结局来收场,比如惊喜,或者主人公处于一个全新境地。比如在上文故事中,洪水后,南希决定不卖那只幸存的狗,并且命名为”诺亚“,比喻”洪灾的幸存者“,给人带来希望。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