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徐晓星

“你觉得呢?”一份尊重,一份肯定

徐晓星  · 简书  ·  · 2020-03-29 22:45
你觉得呢?

疫情期间,每周十几节课,平均每天都有跟学生和家长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是充当答疑解惑的身份。在以前的沟通过程中,一般都是我在说,学生和家长听。但是,我总觉得这种对话少了点什么,一份互动?一份同理心?还是些许活力?

于是,我把樊登读书会里面关于沟通的四本书集中听了一遍,分别是《掌控谈话》、《关键对话》、《非暴力沟通》、《父母的语言》。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一点就是学会提问,把话语权更大化转让给学生和家长,多去聆听对方的需求,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样的谈话更有针对性,效率也会更高,收获也是最大的。

在教学过程中,从调动那个非常内敛不主动回答问题学生,变成主动思考并积极回答开始,我发现,提问是有技巧可循的。我总结自己在课堂上常用的互动方式,其中有一个提问很神奇,让我慢慢走进了很多学生的内心——“你觉得呢?”

你觉得呢?

每次上完课,习惯性做课后总结——总结课程的亮点和不足。其中一项就是总结提问方式,哪些提问是获得反馈最多的,哪些提问是让学生有压力怯于回答的。我将反馈多的提问频繁运用,减少有压力的提问,慢慢地发现,课堂活起来了。

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你觉得呢?”。一般都是我讲完某个知识点,会顺带问学生“你觉得呢?”这个时候,知识的传达不是单向的,变成了双向互动。学生听到这个问题,一般都会很认真地思考然后给出反馈:我觉得……

最后你会验证一个真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课堂的乐趣所在~

青出于蓝胜于蓝


后来我继续深挖,为什么这句话的力量这么大?我开始迁移到与家长、与朋友、与家人的谈话当中,我发现谈话变得更亲近更自然了。也让我获得了很多肯定的声音,我想,我需要感谢一个人。

在过去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交流,遇到正经谈话或者需要表达观点的时候,我的语气会情不自禁地强势起来,让人感觉不太舒服,包括初入茅庐开始授课那些年,课堂互动很僵硬。直到18年,几个好友约着一周一次聚会,深入交流与沟通,我才发现,沟通是需要学习的。

朋友波波是我的学习典范,她身上有股温柔而坚定的力量,不管与谁交流,都能让谈话十分愉快地进行下去,并圆满结束。我一度很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后来我有意识去聆听并学习,我发现她很善于倾听并提问,她就像一个活的“樊登读书会”,用语言给到很多人启发。有些经典引导词我已经迁移到自己的沟通中了:

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来看……

你同意吗?

你看这样行吗?

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但是……

这种充分站在他人角度去互动的方式,其实就是一份尊重,还有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肯定。我想,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你需要,他需要,我也需要。

沟通的桥梁


为什么学生愿意认真并积极主动回答“你觉得呢?”,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和认可:原来我的观点也很重要呀!原来不是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原来我还可以做得更好!这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认同,最能激发学习内驱力。但这份自我认同感需要外界的力量,可以来自父母,也可以来自老师。

当我给足学生自我价值感认同的力量时,也就走进了他们内心。

不管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是亲子关系,多一份尊重,多一份认可,就多一份亲近。

你觉得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