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TheMagus

B2《失控》D5:封闭系统

TheMagus  · 简书  ·  · 2019-07-19 21:23

我们怎样理解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生态系统有没有自我?如果有,自我从何而来?

控制论给出了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答案:它是从它自己那里涌现出来的。进化生物学家布赖恩·古德温说:有机体是自我能动派。

荣格派学者认为,自我(self)其实应该被看成是“我(ego)的意识的诞生前的一种原始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是那种原始的曼达拉状态,而个体的我(ego)正是从这种心灵状态中产生出来的 ”。

对此,KK进一步阐述说,所谓自我,只不过是一个基础状态,一个自动谋划出来的形式,而假如它的复杂性允许的话,一个更为复杂的我便藉此凸显出来。每一个自我都是一个同义反复:自明、自指、以自己为中心并且自己创造自己。

基于自我涌现的控制被称作自动控制,迄今它已经正在走向第三个阶段:由蒸汽机所引发的能量控制是第一阶段;而对物质的精确控制,就是控制体制的第二阶段;控制革命的第三阶段,是对信息本身的控制。

KK总结道,对能量的控制征服了自然的力量(让我们变得肥胖);对物质的控制带来了可以轻易获取的物质财富(让我们变得贪婪)。那么,当全面的信息控制遍地开花的时候,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五味杂陈的混乱?困惑?辉煌?躁动?

面对来势汹汹的信息革命,我们将加强控制的力度,还是有尊严的放手?

让我们到封闭系统中找寻答案。

对地球的探索是最大的生态之谜。地球是如此神秘,它是如何演化了这一切?在物质上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一个封闭系统;而另一方面,从能量/信息的角度来看,地球又是开放的。

为了弄清答案,我们致力于打造这样的模型。

复杂性的开端植根于混沌之中。经过密封的瓶装生命实验,福尔索姆从自己的烧瓶世界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微生物——这种细小细胞构成的微型生命,而不是红杉、蟋蟀或者猩猩——进行了最大量的呼吸,产生了空气,最终供养了地球上无穷的可见生物。隐形的微生物基质引导着生命整体的发展进程,并将各种各样的养分环融合在一起。

取得更大进展的是被KK称为的在持久的混沌中进行的实验——生物圈二号。面对难以捉摸的初始条件,他们坚信是多样性保证了稳定性。面对一系列复杂挑战,SBV决定把生物圈二号的存亡问题,托付给这样一条设计原则:生命体大杂烩那不寻常的多样性能够达成统一的稳定性。

于是,乌托邦开始了——他们做的更多的是提供初始条件、然后去体验、去见证、去思考、去参与诸多生命回路的编织。

此后他们所做的就是坚持下去,一步步启动多样性杠杆,带给我们更大的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造生物圈二号的过程中,生态学家们尝试着设计了几条他们觉得对于创造任何活的封闭生物系统都非常重要的指导原则。生物圈二号的制造者们把这些原则称为“生物圈原则”:

微生物做绝大部分的工作;

土壤是有机体,它是活的,它会呼吸;

创造冗余的食物网络;

逐步地增加多样性;

如果不能提供一种物理功能,就需要模拟一个类似的功能;

大气会传达整个系统的状态;

聆听系统,看看它要去哪里。

可以预见的是,当我们从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原则”,我们就越接近了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们对地球大一统母亲的理解就越将真切而深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