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都市隐修人

爱孩子,就让孩子学会自立

都市隐修人  · 简书  ·  · 2021-04-17 19:28

去上班的路上,经常会碰到一对母子。母亲三十多岁,身材娇小。儿子大概十二三岁,高母亲一头。穿着学生服,背着书包。显然是去上学。从母亲穿着看,不像是去上班,应该就是送孩子去上学。他们经常有说有笑,有时还手牵手。给人的感觉是,孩子时时刻刻都在母亲的庇护之下。

记得很久以前,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单亲家庭,一位三四十岁的母亲带一个十多岁的女儿。母亲很能干,除了上班挣钱,还把女儿照顾的非常好。女儿也很懂事,经常在学习之余帮妈妈做家务。妈妈总是说,你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其他是事情由妈妈来做。女儿对母亲的辛勤付出也是心怀感恩,学习上总是让妈妈很满意。母女两个虽不富有,但其乐融融。

突然有一天,妈妈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跟女儿有说有笑的了,而是天天冷冰冰的面无表情。女儿一做完作业,就让女儿帮自己干活。而且,不再给女儿洗衣服。女儿自己的事情,都要由她自己完成。平常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是指责女儿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好,甚至重新做还做不好就要挨骂。女儿很不适应,感觉妈妈怎么会变得这么不讲道理。慢慢的,女儿也变了,变的小心翼翼了,一放学就以最快速度把作业做完,然后就马不停蹄的自己找活干。很快,女儿就学会了洗衣、做饭等一切家务。做家务时由开始的女儿给妈妈打下手到后来妈妈给女儿打下手。再后来,妈妈不仅脾气越来越大 而且越来越懒惰,几乎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就等着女儿做。以前放学回家都是妈妈给她开门,现在妈妈连这都不想给她做了,让她自己带一把钥匙,回来自己开门。一直由妈妈完成的事情,比如去银行取钱、交水电费学费、买东西等事务,也都让女儿去做了。多取了钱,或者买东西浪费了钱回来就会遭到妈妈狠狠的骂。女儿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变得这么苛刻,这么不可理喻。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在一次被骂完后,女儿含着眼泪问,妈妈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妈妈板着脸不吭声,慢悠悠地择着手中的菜,眼角露出不易察觉的痛楚。

又突然有一天,妈妈不见了。女儿放学回家,没有像往常那样看到在沙发上坐着的妈妈。她没有在意,以为妈妈去买东西或偶尔出去遛弯。她做完作业,又做好晚饭。又一边做家务一边等妈妈回来吃饭。她听到有人敲门,是邻居大妈。大妈说她妈妈出差去了美国,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至于妈妈出差为什么没有跟自己说一声,女儿一点都不诧异。因为一段时间以来,妈妈对她除了指使和指责基本没有跟她说过别的。

妈妈不在家,她一下子有了一种解放的感觉。她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轻松愉快的做着家务。妈妈在和不在,完全一样。甚至还更惬意,因为没有了妈妈冷冰冰的脸和无端的指责。她家务活她做的越来越娴熟,屋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学习成绩比以前还进步了不少。她暗暗的想,妈妈最好多在外呆一段,自己好好轻松轻松。此后的日子,学习和生活,所有的事务,都是她一个人完成。邻居大妈隔三差五会过来看看,有时会提醒她一些事情。一晃几年,她如愿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这几年当中她也想过妈妈,她纳闷妈妈怎么会出差这么长时间。但又不想看到妈妈,就在这种矛盾中度过了自己的中学生活。

大学里的一个假日,她正在学习,家里来了一个自称是她表姨妈的女士。交给她一个精致的小箱子,跟她说,你妈妈已经去世几年了,得的绝症。她去世前交代我,在你上大学后把这些东西交给你。她诧异的打开箱子,有一个笔记本和其他一些物件。打开笔记本,那是她妈妈的日记本。那字迹她太熟悉了。她快速翻到日记的最后一篇,上面写的日期正是妈妈失踪前一天的日期。内容很长,字里行间满是对女儿的希冀和不舍。页面上还有疑似水渍痕迹,那分明是妈妈的眼泪。她终于明白了,最后的日子里妈妈为什么对她那么的严苛。此刻在她心目中,妈妈的形象瞬间变得伟大而清晰。她不能自已,泪如泉涌,一滴滴滴在妈妈的泪渍上。

试想,如果她妈妈没有提前教会她自立,那她突然离开后,她女儿肯定是无所适从的。这位妈妈是多么伟大,为了让女儿快速自立,为了自己走后不让女儿有思母之苦,她不惜付出伤害母女感情的代价。她自己的心里是要承受多么大的痛苦啊!这才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爱呀!以后的事情势必如她所愿,女儿非常自立、非常优秀。她可以含笑九泉了。

青少年上高中以后,一般品性各方面都已定型,生活上的自立能力最好在高中前就要养成。但现在的青少年,一般高中之前都是在父母的手心里长大。已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上大学或踏上社会后,独立的生活肯定是过的一塌糊涂。学习和工作上很大可能也是拖拉成性,将来对事业也必定会有负面影响。

所以,爱孩子,就让孩子学会自立。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