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念佛求生

考试试题(满分100分)

念佛求生  · 简书  ·  · 2018-09-22 11:46

考试试题(满分100分)

开卷考试,时间:2小时,不超过3.0小时。

学号:__________

法名(出家师父填):__________           

姓名(在家居士填):__________         

成绩登分表:

题号

平时成绩

(附加题)

总得分

题分

50

30

20

(10)

100

得分

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部分(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A、正确 B、错误

1、净土法门的修行次第是信解行证,其中此信较通途法门入尤难,故净土法门被称为难信之法。(B)

2、净土三资粮是实相的一种体现形式。(A)

3、释迦本师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宣说定善十三观之前,为令散动根机凡夫渐培净宗信根,慈悲自开净业三福之行。(A)

4、三界六道的因果循环,悉随众生的心愿而生。(A)

5、生佛感应道交,是生佛因缘和合的产物,譬如水清月现。(A)

6、《 无量寿经 》中,释尊开示浊世的恶苦,意在成就吾人的出离心与菩提心。(A)

7、厌离行与欣慕行,是愿门的一体两面,是取舍的具体体现。(A)

8、净宗若不发菩提心,即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然勤修,终难往生。(A)

9、净宗信愿属于大乘菩提愿。(A)

10、名号是音声文字,其体性是圆顿教理,具一切诸法。(A)

11、念佛以往生净土为旨归,亦以对治烦恼、遣除妄想杂念为下手功夫。(A)

12、念佛主要在制服耳根与意根上下功夫。(A)

13、持名念佛将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转换为念佛人的善根福德。(A)

14、净业三福含摄五乘,有浅深次第。(A)

15、深信因果,含摄世间苦乐因果、出世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亦包括净宗特别法门妙因妙果。(A)

16、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不空过,这就是最好的境界。(A)

17、通途佛法三无漏学,指的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A)

18、归命,表示我们以至诚、至信、至恭敬的心,把生命交托给阿弥陀佛。(A)

19、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在当下,有此信心,作得生想,是智慧的表达。(A)

20、愿应发得坚固而明确,依祖师的发愿文是个正确而有效的方法。(A)

21、深信,只需深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B)

22、深信切愿,皆要从真诚心里面流现出来。(A)

23、“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其原理是感应道交。(A)

24、持名正行,也是表达信愿的一种方式。(A)

25、念佛追求开悟、断烦恼、开智慧,是将横超法作竖出用。(A)

26、净土法门至极圆顿,其中圆的义理有:圆融、圆满、圆具、圆顿,亦包括圆超、圆收等。(A)

27、这句名号里面具足止观,止即是定,观即是慧,因此一心念佛,即是定慧等持,即是般若波罗蜜多。(A)

28、念佛法门有四种念佛,即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与持名念佛。(A)

29、净土法门“指方立相”,其义理有:立一个名号之相,音声之相,符号之相,让我们安住,从而转换念头,攀缘名号,攀缘西方极乐世界庄严,达到住相证果。(A)

30、现代科学实验验证,是靠分别意识去论证,不是念佛法门的验证方法。念佛法门的验证是现量亲证。(A)

选择题 (每道题可能有多个选项。每题1分,共20小题,共计20分)

1、法师讲法中提到,世尊为什么说净业三福的目的有?(ABCD)

A、针对末法的众生

B、培福载道

C、启迪智慧

D、随分随力地修诸净业,用以增上往生的品位

2、执持佛号,法师重点强调了:(ABCD)

A、以信愿为先导

B、要一门深入

C、开始从数量下手

D、须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

3、讲法中提到生起厌离心的主要方法:(ABCD)

A、观五蕴身心

B、知八苦、八难

C、观五浊恶世

D、信世尊和大善知识的教导

4、核心七愿指的是:(ABCD)

A、诸佛称扬赞叹愿和光明彻照十方愿,属于摄法身愿,是庄严自己的愿。

B、国中无三恶道愿、正定必至涅槃愿、菩萨一生补处愿,是一生成佛的过程与保障。

C、十念必生我国愿,是四十八大愿的核心愿,摄受他方世界凡夫众生。

D、 勤修我皆接引愿,体现了临命终时,蒙佛接引的殊胜。

“南无”的含义有:(ABCDEF)

A、礼拜

B、恭敬

C、求救

D、深信

E、回向

F、发愿

6、念佛法门是特别殊胜的法门,体现在:(ABCDE)

A、仰靠佛力,靠信心契入,为易行道

B、不需要断尽见思惑、尘沙惑,能令我们带业往生,横超三界。

C、能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遭受种种的魔障

D、念佛法门,方法极为简单,然而它的义理、境界又圆顿、了义。

E、念佛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六度万行

7、见浊的表现有:(ABCDE)

A、对身心、名利的执着

B、对空有两边的执着

C、分别对待法

D、认为人死如灯灭,拔无因果

E、以为世间善法即等同于佛教戒律的功德

8、疑为罪根表现有:(ABCD)

A、能障不疑及诸善品

B、污秽我们的心和心所有法,而造作恶业。

C、有怀疑,就难以契入如来大愿

D、于诸法谛理犹豫,能障精进

9、念佛方法主要有:(ABCD)

A、惟诚惟专,竭诚尽敬,一门深入。

B、诚敬心直接关系着修法的成败;能否专精,是决定能否往生的关键。

C、善导大师首倡专修念佛法门,提出专修五正行。

D、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是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

10、持名念佛的缘由有:(ABCDE)

A、六字洪名与吾人法身慧命具有深层次的耦合。

B、名具万德,名召万德。

C、名号即本觉,持名即始觉。

D、托彼名号,显我自心。

E、名号的实相与为物二身功德,至诚称念,则与万德洪名感应道交。

11、做到欣慕行,主要途径有:(ABCDE)

A、就法,了解西方净土的依正庄严

B、就人,了解历代净宗祖师大德言行身教

C、了解西方净土的大因缘

D、了解弥陀世尊的平等、慈悲与愿力

E、了解自性的功德

12、觉悟人生的苦,其的目的有:(ABCD)

A、厌离娑婆

B、以苦为师,成无上道

C、三界是苦谛所摄,烦恼为因,故应求出离。

D、苦是自性秽所感,理应舍弃。

13、于难信法生决定信的主要途径有:(ABCD)

A、就人立信

B、就法立信

C、归命

D、修福慧,由福培慧,由慧生信

14、净宗难信的主要原由有哪些?(ABCD)

A、净土法门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

B、众生的骄慢怀疑与逻辑推理

C、环境的影响

D、认知水平的狭劣

15、“信”的相状有哪些?(ABCD)

A、清净心

B、欢喜好乐心

C、随喜赞叹心

D、坚定心

第十八愿中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其含义有:(ABD)

A、犯五逆罪的人,同时又诽谤正法,这样罪恶的众生,不在这一愿所摄受的范围之内。

B、这一愿提供了以名号度众生的方法,深信切愿,是往生的条件。

C、犯五逆十恶的众生,临终地狱境界相现前的时候,若蒙善知识开导,以惭愧心,忏悔心念佛求往生,也不能够往生。

D、如果诽谤正法,诽谤佛法或净土法门,就没有办法接引摄受了。

17、讲法中提到“光明专摄念佛人”,其含义有:(ABCD)

A、阿弥陀佛的光明是平等普照一切众生的

B、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愿力,是以光明为中介来传达的

C、只要念佛,佛光和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在念佛人身上体现出来

D、平等当中有分别的,不是佛的分别,是众生的差异所致

18、四十八大愿分为:(ABCD)

A、摄法身愿、摄净土愿、摄众生愿

B、摄净土众生愿,分为摄带业往生者的愿,和摄那些已经是菩萨位的愿

C、摄他方世界众生的愿,分为摄他方世界凡夫众生的愿,和摄受他方世界菩萨的愿

D、摄法身愿是庄严自己的愿,包括名号的功德。

19、善导大师“水火二河白道喻”:(ABCD)

A、形象地表达我们信心获得的过程,以及如何护念这个信心

B、在娑婆世界,被群贼、猛兽三面包抄的时候,彻底绝望的时候,才会产生对他力的信心。

C、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示现在娑婆世界,发遣众生,对岸的阿弥陀佛就来接引摄受。

D、这个法门带业往生,往生的条件就是信愿持名。

20、念佛法门不遭魔障,通常四种魔主要指的是:(ABCD)

A、五阴魔

B、烦恼魔

C、死魔

D、天魔

附加题:综述题(+10分)

通过学习法师的讲法,梳理六讲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净土法门“信”和“愿”的本质内涵?如何入手契入?

(2)《弥陀要解》中说“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从以上本质特点出发,阐述信愿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