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如马
读书+写字,追寻什么呢?大概是心里的点点期盼,和那残余的宁死不屈,还在反复纠缠。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如马

公交车上的时间

如马  · 简书  ·  · 2017-10-24 15:30

我有一个习惯,总是喜欢在公交车上看点文章。这也跟我相信“时间是挤出来的”的观点很一致。可惜,我也只是在公交车上比较喜欢这样,好像是争分夺秒的学习,实则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

从我出来工作后,我就开始这样的习惯。虽说平时也有看书的习惯,可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和每一天的疲乏斗争着。偶尔胜利一场,尚可小觊一些未来优秀自己的成长阶段。如若输了,那也只好拖着快要和灵魂分离的肉身慢悠悠的洗漱,然后将它丢到床上去。虽每每这个时候都有爬起来看一篇文章的欲望,最终这微弱的欲望还是败退下来。呼之欲出的疲惫将肉身渐入到梦里去!

我也忘记看书是为了什么,只是知道很早前就为了凸显自己而努力看一些心灵鸡汤了。看书大概是从高中时期开始的。至于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当时在人群中寻到存在感。

初中时期的我很幸运,一所比较好的初中录取了我,我考进所谓的“尖子班”。可惜,青春叛逆,不知进取,意外迷恋网吧,从此遁入“魔道”不知回头是岸。四个班级,两个就是分出来的尖子班,每一学期的考试都要刷掉最后几名的学生。很不幸,我在初二最后一学期成为一百二十几名学生里面的一百二十几名。我就要被刷掉了,进入那个成天乌烟瘴气的“痞子班”了,虽然我当时也不是什么好人,可骨子里却将自己和他们区分开来。峰回路转,我们初中时的班主任怒我不争,狠狠地臭骂了我一顿,可最后下来的结果却是,最后几名学生决定不淘汰下去了。我就这样幸运的留了下来!同时那一次我也做了保证,不会再成为一百二十几名。心高气傲如我,果真进步了,不过却是在最后几名徘徊,脱离了倒数一到五名的名额。要知道,最后一到五名都是要淘汰下去的。我就这样留在了尖子班。那样煎熬的生活可想而知!

我的命运貌似和“二”离不开。初二语文书上有一篇作文题目,要求写诗。我就写了,写了最后老师也忘记了收作业,从此便踏上了写诗的这条“不归路”。那段让我最骄傲的青春年华里,我却是班里的边缘人物,没有朋友,没有话语权。最后在这条好不容易寻到的不为人知的旅途上,艰难的寄情于其中。一写就到了现在,从当时的古诗古词到现代诗,最后走了艺术这条路,又转成了写歌词。

很不幸,中考失败,只能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家人想来想去,还是准备让我上大学。于是乎,在我执拗的坚持下,走上了音乐这条路。在职高里,我基础还可以,学的也还不错。大概是因为里面全部都是人生短阶段的失败者,也不存在谁看不起谁。就这样,我内敛的性格如脱了僵的哈士奇,开启耍宝卖萌逗比傲娇的模式,且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时光还没有消退的趋势。无奈,只能让其又伴随了我几年!


高中时期正是网络小说泛滥的时候,我天天偷在被子里阅读的津津有味。那时候的我,刚好将诗词转变成现代诗的时候。而高二的时期,我开始写小说。虽然根本没成功。可是也是在写小说那段日子里,意识到自己该看一些书。可是对我来说,书籍里面的文字无疑是催眠曲,一个字映入眼帘就能让我秒睡。无法,我只能寻找一些有色彩光泽的杂志来看,而在那时,我确定了一本杂志,里面第一篇就是推翻常理。也是为了哗众取宠,那些推翻常态的思维模式让我深深地刻进了脑子里。有时候不得不说,哗众取宠未必不是一种成长。装逼总是需要知识内涵为支柱的。我为了装逼而装逼,竟成了班里的小文豪大才子。那些赞美令我飘飘然,也让我无比享受。这一下,就像是决堤的洪水,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大量的阅读。而这阅读,只为了装逼寻找存在感。

虽然这样的行为略显卑微,可确实真真正正的造就了初始形态的我。当时盛行的心灵鸡汤也让我喝的饱饱的,汲取的营养成了我卖弄文学的汤药。大家都开始有一句没一句的夸我,比如文采好,思维能力强。也只有我知道,那些不过表面的东西。可就是为了这表面的东西,我更是玩了命的阅读各种书籍。当然,中外名著不在行列当中。对于这些名著来说,我是万万不会看的,不仅看不懂,而且里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令我头疼。初始形态的我,根本不愿意接触什么名著!

这一下我就持续看了好多年的书。虽不能算是博览群书,但总也看了百八十本的样子。这也成为我在耍宝逗比这条路上越有越有范儿的主要原因。书看多了,金句不断,段子不停,也就逐渐奠定了“才子”的名头。其实我也知道,所谓“才子”,不过是朋友同学当面客气罢了。我自己肚子里的东西,我最是了解。

如果说,起初读书是为了装逼,那么后来读书,是我思索的足够明白了。书中有没有黄金屋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知道里面有我成长的营养液。那是我存在的最佳理由和借口。人活一口气,而我的那口气就存在于书里。我所有的思维模式都是从读书开始奠定了基础的。如若书籍有生命,那以往我看过的每一本书都是我的“大恩人”。

多年后的我,在公交车上看文章,在眼眸酸涩的片刻,抬头看向窗外,那一行行叫不上名字的树,一溜烟儿的朝着身后翻腾而去。突然,一闪念意识到,我竟然成为了一个把读书之事当成消遣时间的“道具”。也就是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的世界已经从“乌烟瘴气”幻化成了“鸟语花香”。那一刻我露出了只有我能懂的笑容。公交车窗上倒印出来的那个逐渐刚毅的男人的面庞,也逐渐随着时间流动的条纹慢慢优秀了起来。他不再是把咬牙从周一到周六攒下来的零用钱用来上网当成光荣的事,也不再是把欺负弱小吹牛过往种种“英雄事迹”当做自己的骄傲。

他,真的成长了!

公交车上被我消遣的时间,并不是我对待读书这件事态度错乱。反之,我倒是觉得庆幸。这些年虽没读过过多的大作,可也的确读过不少的书。那些曾强迫自己读过的文章早已如同化作烟灰的秸秆,烟消云散。可往往就是这样,我脑子中突然出现的某个词汇,某个句子,都会化成我自己的言语。秸秆是化作了烟灰,可那燃烧时刻点点斑斓却留在了我的身体中。

曾经多么不可一世,如今却能洗尽铅华,安稳的坐在公交车上静默的看上几篇文章。以往的那个自我,曾在每一篇读过的文章上指点江山,一笔一划的认真挑剔着哪里不好,哪里太作,哪里又太过虚假。可现在呢,还是会认真的一笔一划记录上哪些词语用的好,哪些句子放在这里是如此的画龙点睛。

意识到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公交车的少年啊,你还在成长。一顿一停的公交车消散了疲乏带来的烦躁,反而多了一丝明悟,多了一些宁静。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