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Sosolife

吃日本料理,还是吃大盘菜?

Sosolife  · 简书  ·  · 2021-01-08 22:22

吃,在我们生活与文化中还是蛮有趣味和意义深远,也彰显了一个人的品味与个性。只是自己对于吃真的很外行且寥寥,重复着老三样的不变,不挑食,也不追求档次,少了很多的生活乐趣和丰富多彩。公司聚餐并不多,今年第一次的部门聚餐,是去吃烤肉,当时第一反应竟然是:自助吗?吃不爽还是蛮挠心的,尤其是还有一半男生力量。环境自然很好,幽静而有deng次,非自助,一上来点了很多的肉类,只是份量都很精细,边吃边烤,还有点供不应求。吃完第一波后,其实意犹未尽之多,只是又稍微加了几份肉,也不好意思再大肆点了,毕竟人均消费有限额,价格又不菲,那就主食来凑,上了几碗拌饭、例汤,男生酣畅而光,估计才稍显满足,吃完也就散了。个人觉得没吃爽哉,不是不好意思埋头吃,是不好意思再点单了,领导追求的是环境与菜品,所以一并附和了。

不久后和一帮真正的吃货聚餐,就来的大快朵颐地尽兴了,六个女生决定去吃烤全羊,是全羊而非半只,在寒冷的冬天,莫名就被点燃了。某个周五下了班,一波人浩浩荡荡地奔向羊的盛宴,还兴奋地点了奶茶助个兴,当整只烤全羊被端上桌之时,毫不犹豫地双手并用地开撕,丝毫不顾及形象了,每个人都吃的嘴角流油,双手无处安放,快而利索。半小时解决了大半只后,才有了停歇喘气的空当,其实业已吃的很饱了,毕竟全是实打实的肉。然后,姑娘们又移步到另一个桌面的羊骨蔬菜火锅汤时,还是能再喝下几碗连菜带汤,最后个个吃的滚圆,实难再塞进一口,这剩下的小半只羊,又拆拆分分整了六份打包,第二天再继续熬个羊汤。每个人都吃的酣畅而饱腹,也因为彼此不拘束和只是以吃为主的乐趣。

几天的某个晚上,一位不那么相熟的美女约饭,再三拒绝不果后,应约而去,选择了日料。其实对日料真的很无感,因为不喜欢吃生食,有人爱新鲜三文鱼蘸芥末到不行,而我比较俗,总觉得红烧或者清蒸下会更好吃。美女选择吃日料是因为健康,都是很小份的菜肴,即使米饭也是小小的一碗,一半以生食为主,海鲜生食拼盘、蔬菜沙拉、寿司、鳗鱼饭,当然,也吃了些个生食,裹上满满的调味料,因为实在没有下筷的菜肴,吃的矜持而优雅于环境,主要在于聊天了,点的不多,还是剩下了不少,鳗鱼饭只吃了鳗鱼,海鲜拼盘还有一半未吃完,寿司竟然还剩了一个,吃完的只有沙拉。当身处于此雅致的环境时,人也自然的拿捏起来了,小口小口地吞咽,总不好意思将其吃尽,也许这是做作的表现,但于我还是放不下,被裹缚于环境与他人的表现里,吃的不畅快,也忘了聊了些啥,毕竟大肆的笑与高谈阔论,都有悖于环境,主要两人之间也不是那么亲密。

每个人都有很多关于吃的有趣记忆与难忘经历,有泪有笑,自成一格地点缀着生活的色彩,与吃有关,与人相连。其实对于很精致的诸如西餐类,真的的不是很喜欢,也许是自己莽汉的气质与环境的格调不符吧,所以由心地排斥,由此窥见自己是一介粗人,学不来那样的范。记得有一次朋友约饭,非要到墨西哥餐厅整个腔调地吃饭,结果就是汉堡、饼、焗饭等,我边吃边控诉,真的不觉得多好吃,只是环境稍微好点、人声没那么嘈杂,还不如汉堡王来的痛快。其实事后想一下,至少感受了新的菜系与环境,勇于尝试不一样的味道,也类似与敢于尝试不同的人生风格。

为什么不喜欢去类似日料、西餐等这样的场所呢?还是因为怯,因为去的机会少,偶尔去一次,自然会发怵,怕丢份了,不知道怎么点单,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吃。有一次和一个不太熟悉的朋友去吃烤鱼,他点了份小碗的龟苓膏冰冻粉,就一份嘛,也没公勺,他谦让我吃,那就自然拿起自己的勺子挖着吃了,当我停下来后一会,他也拿起自己的勺子自然接着挖着吃了,当是还是有些小意外,毕竟不够亲近,你一勺我一勺的熟捻还不至于的了。当然烤鱼也是在一个托盘中各自搅来搅去,但心念上感触不一样。也许是自己的谨慎与保守了吧,所以在吃上很深刻地反应着人生的态度与价值观,强改不来,不喜欢吃辣的始终不太会去吃辣,爱吃甜的,思念每一份蛋糕、奶茶。

所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还是在舒适的环境中吃的大快朵颐。和好朋友见面,我们都追求实惠、性价比高的餐厅,比如会光顾人声嘈杂的东北菜,份量足足的,然后秉着不浪费的精神,使劲地吃,每每吃的酣畅淋漓而扶墙出门,菜品的味道自然也是好吃的,只是没有大餐厅的精致,但也不失大盘菜的独特味道,如此不拘谨而舒适。

也爱大排档、夜市的喧闹,曾在小区附近碰到个临时美食节,站在飘香的风口,不自觉地辗转于各个摊位前,口水在不断地打转着,每一样都忍不住想尝试,买了几样小吃一一浅尝,真是好吃而回味无穷。也知道这样的摊位不够干净、卫生,只是这就是味蕾的冲撞与需求,好吃而不腻,很久没吃必然会念想一番,然后无论怎么着都要吃上一口,就像麻辣烫,上瘾般的诱惑。

很多时候无论是吃日料还是大盘菜,记忆深刻的还是与人的碰撞,相谈甚欢自然吃的热闹而期盼下一次的相聚,如果人不对头,即使再美味的食物也变了味。犹记得去年一拨人去吃日料,这次的日料更高端,单独的包间,一瓶青酒就要两三千,那晚喝了三四瓶,点的菜品也非常之多,毕竟是有领导请客。但是因为有些人酒高话废,开了很多让人不舒服的玩笑,导致被开玩笑的同事,怨道了很久很久,而已然忘记了吃的怎样了?真是败兴。

也记得一次公司组织的旅游,和几位要好的朋友在大排档上边吃边喝边聊到凌晨,有一种类似的烤鱼,很好吃,吃完一条不过瘾,又续点了两次,吃的非常过瘾,也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志趣相投、聊的也尽兴,那样的夜、那样的人、那样的美食,勾勒出心中友情的浮现和向往,一生一世。只是如今各奔东西,再也不可能地相聚,才弥足珍贵与怀想,也许和其中某些人的再聚首,也是美食当前,对酒当歌,人生如此。

无论那样的菜肴,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就那么一个胃,一日三餐,不可辜负的美食,无论是西餐、日料,还是大排档、火锅,都是互为依存,一直吃着高档菜肴,也会厌倦,食之无味;一直粗茶淡饭、街头小吃也是一种情趣与幸福。每一种食物都丰富了我们的味蕾和心灵,汲取力量,勇敢地多尝试、多创新,遇见美味的食物总是令人心情愉悦,也正如人生境遇,保持一颗好奇心、童趣心,然后遇见故事、写下心情。哪怕只是一桶泡面,在不同的地方也能吃出不一样的味道,等着你打开这道神奇的门。

我们一直在路上,还有旋转餐厅、米其林餐厅、鹅肝酱配牛排,也还有桂林米粉、热干面以及柳州螺蛳粉,美食不可辜负的期遇,也有你的故事续写。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