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爱上钩的鱼

为大脑腾出思考的空间

爱上钩的鱼  · 简书  ·  · 2020-03-07 11:27

“思考、感知某件事情。某个事物时,下意识地浮现于脑海的语言就是“内向语言”。任何感情产生于心时,都会伴随着与之相符的“内向语言”。”

这是节选自梅田悟司所著的《好文案会说话》中的一段话,作者在书中给我们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当我们想要有所表达的时候,会经历一个从“内向语言”到“外向语言”的过程。

当我们想要把大脑里思考的事情写出来或说出来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话到嘴边却不知该如何表达出来的情况,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内向语言”的存在以及其与“外向语言”之间的关联性。

当我们思考、感知某件事情。某个事物时,下意识地浮现于脑海的语言就是“内向语言”,“内向语言”就是“外向语言”的核心,孕育“内向语言”,然后将其转化为“外向语言”既是我们一个从思考转入输出的过程。

当我们脑海里产生想法时,不是因为你在思考着什么,而是因为你脑海中产生了“内向语言”,而我们的“内向语言”多为较短的词语或短句。当过多的短句或词语充斥我们脑海的时候,会侵占我们大脑的思考空间,因此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些错觉。

明明想思考得更具体些,却总是停留在了抽象的层面;明明想继续往下思考,却一直思考着同样的事情;明明感觉已经经过深思熟虑,却还是无法表达出来。

作者在书中提出“内向语言”的存在,就是希望我们去关注到“内向语言”的存在,并且有意识的去锤炼我们的“内向语言”,让“内向语言”更具宽度、深度,才是充分思考的真实面目。

养成持续有意识的锤炼“内向语言”的习惯很重要,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出了用“思考环”准确加深思考的全身思考法,有助于我们去加深“内向语言”锤炼。

当我们脑海中孕育了“内向语言”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这些“内向语言”写下来,将脑海中闪过的每一个词语、短句都记录下来,给大脑腾出思考空间以及歇息的时间。

当我们给大脑腾出思考的空间之后,再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把我们所写下来的内向语言分门别类,通过梳理我们的“内向语言”,准确的思考出我们所要表达的东西,再将之转化为“外向语言”。

写作的时候亦可,先将我们的想法或故事记录下来,在通过再次审视的时候在往这幅骨架里面添补血肉,使其逐渐的丰满。

这一过程的完成首先需要我们熟练的了解语言的句式,其次需要做好产生语言与文字的“心理准备”。这其间转化的技巧不一而足,作者在书中也为我们列举了许多,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多加收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