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布中二

被误解的“蝴蝶效益”

布中二  · 简书  ·  · 2019-07-14 09:44

大家都听说过蝴蝶效益,但是我要告诉你,你所理解的蝴蝶效益其实是错的。

“蝴蝶效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科学典故,说巴西的一只蝴蝶震动翅膀,有可能在几周之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导致一场飓风。人们经常用蝴蝶效应形容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很大的影响。

1961年,美国数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 Lorenz)在用计算机模拟天气变化的时候,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知道计算机模拟都有输入的参数和输出的结果。本来有个输入参数的数值应该是 0.506127,有一次模拟中洛伦兹为了省事,就把它给来了个四舍五入,用 0.506 代替。其实我们平时工作中经常这么干,误差不到万分之二,对吧?

但是这样计算的结果却错的非常离谱。

明明是晴天的,会因为一个小数值的变化,而变成下雨。

洛伦兹有感于非线性系统这个性质实在太不好对付,就打了个夸张的比方,说这简直就是说巴西的蝴蝶震动翅膀,带来了德克萨斯的一场飓风啊……

真实是蝴蝶煽动翅膀并不会带来飓风,这只是个夸张的比喻而已。也比喻微小的错误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其实这个也是错误的。

从小到大的一堆多米诺骨牌排在一起,最大的一块有一个人那么大,最小的一块比指甲盖还小,只能用镊子拿。放倒最小的一块,骨牌就会连锁反应,最终把最大的一块也推倒。

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这不就是小骨牌导致了大骨牌的倒下吗?

不是。

是这些骨牌的排列方式,导致了大骨牌的倒下。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系统。就算最小的骨牌不倒,中间任何一个骨牌倒下,都会导致后面所有的骨牌倒下。

如果要追责的话,你要问的不是谁推倒了最小的骨牌 —— 最小的骨牌有权做它想做的事情 — 而是谁把骨牌排列成这个样子!这就好比说如果你把一堆炸药堆放在一起,只要一个火星就能引起爆炸,那如果真的爆炸了,你不应该埋怨那个火星,你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炸药这么危险的东西不好好管理。

火星总会来的。小骨牌总要倒下。蝴蝶总要震动翅膀。你应该怪罪的是系统,而不是导火索。


真有什么错误的时候,我要想想是不是系统有错误。


而不是头疼就看头,脚疼就医脚。






本文来自万维钢精英日课。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