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那些静止的时光

你拍我画-那些青岛建筑的前生今世

那些静止的时光  · 简书  ·  · 2020-02-25 12:46

喜欢青岛的理由很多,首先因为有我最好朋友在那里,喜欢青岛的蓝天碧海,喜欢城市中郁郁葱葱的林荫树,喜欢那座城市的蓬勃生气,最喜欢的还是深秋时分,走在八大关的各条街道中,拾阶而上那些隐掩在绿树丛中的各种建筑,而许多的建筑背后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喜欢摄影更喜欢用自己的笔来描画出那些老建筑,虽然无法真的刻画出老建筑的底蕴.......

青岛老火车站始建于1900年,由德国人设计,山东铁路公司承建。大楼南端是采用欧洲哥特式艺术风格,高耸的塔尖,表现了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 火车站前后经过几次改造,在历史长河中依旧显现着当年的特殊风采,显得卓尔不群。

山海关路17号,建于1940年,由建筑师陈瑞庭设计,日欧混合式风格,最初是高侨商会别墅。二层平项式建筑,砖混结构。楼内设有3个套间。由于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有六位曾在这里下榻过,故得名元帅楼。 居庸关路银杏树满枝,而山海关路却是被参天的梧桐树所覆盖……


居庸关路是一条非常宁静的马路,路的两边种了许多的银杏树,每到秋天的时分,满地的银杏落叶与两边的幢幢各式小洋楼交相辉映,美不胜收。14号,“宋氏花园”,1937年由俄国人建造的美式建筑,白色的二层小楼,掩藏在绿树丛中,显得典雅别致。


韶关路22号,金城银行青岛分行别墅,建于1935年。青岛的八大关,各条马路有不同地行道树,碧桃是韶关路地行道树,植的很密,又有各种花色,四月开花之际这里就成了烂漫花海,游人云集,如醉如痴。


函谷关路12号的院子很大,院内有小路、平地、花坛以及数棵高大的树木。在枝干的遮掩下,有栋非常别致的建筑,建筑楼体平面呈不规则状。建筑是栋3层带地下室的小楼,花岗岩筑基有1米左右的高度,配有数个地下室的气窗。院墙上的石牌标注着,该建筑建于1939年,由建筑师黄佳模和栾延计。据说这里当年是 马哈力大·安大斯别墅。


嘉峪关路4号,建于1939年,由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别墅为砖木结构,半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平面、立面均强调以中轴线为对称,显得建筑格外庄重稳固。嘉峪关路种满了枫叶,秋天的时候,美不胜收。


韶关路26号是八大关建筑群中一座漂亮的西式别墅,高高的山墙迎门而立,红瓦铺设的屋顶错落有致,整座别墅层次分明,幽雅别致。 档案证明该建筑乃开建于1941年,曾是一名德国商人的宅邸。后几经辗转,至1946年,成了“苏联公民协会”的会址。


走在青岛八大关小路上,花石楼就在眼前了,花石楼是“蒋介石公馆”,坐落在八大关的黄海路18号。花石楼背靠八大关,面临第二海水浴场,风景独特,环境幽静。她始建于1930年,外墙由花岗岩石砌筑,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系西欧古典城堡式建筑。走进这座山石堆砌的小楼,才真正令她得以在时空里穿梭逍遥。木质的门扇不消岁月,一层层的遮挡,也掩不住时光踩踏过的痕迹,看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旧照,倒更令其显得越发斑驳起来。仔细想来,岁月何曾斑驳过,斑驳的是人心……


荣成路武胜关路街角一景作为系列的结束。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与八大关的老树古宅,美得相得益彰。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