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伊云兮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
今天看啥  ›  专栏  ›  伊云兮

【故乡从此是远方】第二十二章 等待

伊云兮  · 简书  ·  · 2021-02-25 15:05
图  伊云兮  摄

回到病房,白宇坐在病床上打游戏,我就服了,游戏游戏,无时无刻地不在打游戏。

唉,算了,说多少次了,也没见他听过几回,再说,反而说我唠叨。

第二天早上,宋大夫来查房,说我的有一项检查是两个加号,无法确定到底是阴性还是阳性,需要再做一次免疫组化。

也就是说上周三做的穿刺,到这周三才出结果,而且有一个结果还是无法确定阴性还是阳性。

阴性和阳性的治疗方案不同。一个加号就是阴性,无需用靶向药,三个加号就是阳性,是必须要用靶向药的。

好吧,那就立即申请做免疫组化,白宇拿着大夫签过字的单子,送到了病理科。

两天以后是元旦,医院放假三天,病理科也放假三天,公公和婆婆每天打电话问结果出来了没有,很是着急。

问一次没出结果,再问一次还是没出结果。五天没出结果,公公的暴脾气就上来了。开始骂大夫,骂完大夫骂医院,骂完医院骂婆婆。

为什么骂婆婆呢?很简单,医院是舅舅给找的。

给我气炸了,怼了一句:“要不你来?”公公啪一下就挂了电话。

平时就叨叨个没完没了,不管遇到什么事,他只相信自己,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狗屁。

我就醉了,一个大男人,整天比女人还叨叨,咋了这是?更年期综合征?

好不容易等着元旦收假,病理科上班了,我们着急忙慌地跑去问什么时候出结果。

病理科的护士却说,不好意思,我们这是批量检查的,所以你们上个星期送来的申请我们今天才开始做。

我想说,放假之前不是还有两天呢吗?都没做?你可知道这五天我们是怎么过得?不仅要顶着自己心理上压力,还要顶着公公婆婆的压力。

深呼一口气,算了,医生也忙,也不容易。

一个免疫组化和各种检查,交进去的一万块钱就没了,我给公公打电话说医院欠费了,公公说让我问婆婆,看看有没有钱,他还没准备好。

又打电话给婆婆,婆婆从微信上给我转了一万块钱,说是从小舅那里借来的,再加上之前公公卡里剩下的,总共交了一万四千五。

在这个空隙,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听我说完病情,电话那头一阵沉默。良久,母亲才说,有病了就治,听医生的话。

本不想告诉父母的,但婆婆总问,你给你爸妈说了没?你爸妈是咋说的?

其实,婆婆是想问,我爸妈出不出钱。

我说,没咋说,就说让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

婆婆再没说话。

就这样焦灼地等到第十天,终于出了结果,是阴性。

白白在医院住了十天,我每天问宋大夫的时候,她都会说:“还没出来呢,等出来了我们会第一时间告诉你,我们也着急,你住进来都这么多天了,医院都点我名了,早知道应该等结果出来了再让你住进来。”

阴性的结果比阳性的预后好。这个预后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就知道阴性比阳性好。

结果是出来了,现在又面临另一个难题,方案的选择。

主治医生说,有两种方案,一种便宜的,一种贵的,便宜的社保可报,贵的需要自费。

于是给婆婆打电话,由于之前婆婆自作主张托舅舅找了医院,被公公骂,婆婆让我打电话问公公。

公公说,贵的药是不是主要药,是主要的就用上,不是主要的就不用了。

既然那么贵,肯定是主要药。贵的药有两种,一种是多柔比星,一种是白蛋白紫杉醇,大夫的建议是两种都用上,但是多柔比星用一次一万九千多,白蛋白紫杉醇三千两百多,而且都是自费。

也就是说如果这两种药都用上,再加上医院的花销,化疗一次需要三万多将近四万块钱,大夫说我一共需要六次化疗,要准备二十万。

公公一听,白蛋白紫杉醇,就说白蛋白是增强抵抗力的,就不用了。

有时候,真的恨自己,恨自己无能无作为。如果自己有出息,有钱,像这样的时候,我需要去征求别人的意见吗?

可是恨有什么用,恨也恨不出钱来,公婆出钱,就只能听公婆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我真的无法理解公婆的这种长达四五年的冷战,既然相看两厌,那就一拍两散啊!何必在一起怼来怼去。偶尔婆婆也会说,他们若是离婚了,村里人会怎么看?

我想说,他俩吵架打架,这么多年村里谁不知道,若真离了,一点也不奇怪。

确定好方案,从外面买了药,就开始了第一个周期的化疗。输液三天,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第一天输液就从早上十点多一直输到晚上十二点,除了生娃住过院,我还从来没输过这么久的液体。

漫漫长夜,看着液体从瓶子里滴到输液管里,我在旁边一下一下地数着一瓶能滴多少下。

大夫说第一次用药身边不能离人,可就是这么关键的时候,公公打电话叫白宇回去宰羊。

这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元旦的时候就打过电话,元旦后又打了一次,白宇都没回。

这次说是有几只羊冻着了,需要及时处理掉。

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次吐槽一下,公公除了爱唠叨,还有个坏毛病,那就是超级懒。

懒到除了给羊喂料其他什么都不做,饿得喝凉水都不做饭,也不出去买的那种。

真的想不通他是如何活到五十多岁,也许因为是家里唯一的男丁,被宠坏了,导致白宇也继承了这样的“优良传统”。

顶不住公公三番五次地催,终于熬到孩子们放假,婆婆上来换了白宇回去。

唉,真是奇葩!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