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瑞美

《乌合之众》:是否真有群体心理学?

瑞美  · 简书  ·  · 2021-04-04 21:34

《乌合之众》全称叫做《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1895年出版的、由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写的一本描写关于群体心理学的书本。他认为当人聚成了群体,有时便会失去理性,做出独立个体不敢做的事情来。

全文只有三卷,共计分成十四章。目前我现在只看了两章而已。可能是因为年代的隔阂,也可能是群体心理学是一个平日我甚少接触的概念。因此,这书对我来说有点不好理解。不时需要回过头去理解上下文的含义。而且,可能是由于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作者的个人理解。部分言论,如认为妇女和儿童是生命的低级进化形态、儿童的证言不可相信等。诚如我们当代人目前的认知,只要儿童的表达是清晰的,他们的证言可以采信,但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但凭借单一证言,必须结合其他证据进行。

虽然民族个体里也有各种各样的特性,但民族集体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很容易就被造成刻板印象,从而可能影响生活中的交往。

比如,我有一位A国外籍的客户,A国人给人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著称。但是没想到,这位客户表现出来的,就完全颠覆了我对A国人的印象——性格爽朗,但急躁又粗心。但即便有一个例外的个体,也依然无法改变我对A国人的刻板印象。

而以目前的行文状态,作者似乎相当喜欢民族性格这类概念。比如认为英国的盎格鲁民族的性格和拉丁系国家不同。个体性格可能被作者认为,已经淹没在群体之中。但用这种方法来推算军事行动,似乎某点事后诸葛亮,有点片面的感觉。

作者举例提到,拿破仑在西班牙和俄国滑铁卢的失败,是拿破仑错误的估计这两个国家的群体性格,导致战略失败引起。我觉得不是这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随便把自己的政权交给他人。如果收到他国干预或者入侵。奋起反抗是正常反应才对。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