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艾文洱
爱文艺,爱自由;更爱没有目的,用文字去记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艾文洱

如果眼前的成就,让你迷茫,那就开始做减法吧!

艾文洱  · 简书  ·  · 2019-04-10 08:21

最近一直在看职业生涯相关的书籍,可是越来越迷茫,越看越慌张。

没看书之前,觉得自己每天挺好的,有喜欢的工作,有足够的钱赚,有很好的生活;可是读完书以后,觉得时间好匆忙,自己还需要很多能力补给,才能不被淘汰,每天陷在各种各样的提升方案里不能自拔。

越是没有方向的忙碌,生活越是混乱不堪。

所以,我停下来,看看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能够做什么。

首先是要什么?

我要一份来自内心深处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来自于我对于自己是否有成长的判断。

如果我觉得最近这段时间过得很碌碌无为,就会莫名其妙的感觉到慌张;前段时间,我很痴迷电视剧,每天规定给自己写作的时间,常常用在了追剧上。

可怕的是追完以后的自责感,不仅没有让我发奋图强,反而有些破罐破摔,觉得反正大把时间都用了,还不如再玩会儿,比如刷刷微博。

长期的恶性循环,总是裹挟着自己,然后终于忍不住要改变了。

我要怎么才能掌控我那喜怒无常的安全感?

我想到了2点,合理利用时间,把自己有执念的事情早早做完,心里不惦记。

除了周末,我基本算是已经坚持了1周早上5点起床,然后改文章,交作业,工作;如今作业已经告一段落,可我依然想要继续坚持下去。

虽然起床过程很困难,可是这段时间真的很长,而且还能督促我晚上早点休息。

所以,我首先要做的是:清晨写作;如果时间充足,就去跑跑步

其次是我喜欢什么?

这点很可怕,有时候来自身边朋友或是圈子里的影响,某些别人的成功会成为我们内心的执念,以为自己渴望的成功也是通过同样的事情取得的,还觉得向往就是喜欢。

我前几天还在说我想继续写下去拆书稿和听书稿;今天其实我认真想了想,我真的不喜欢,我讨厌按照模板去写固定的书评、价值观,我就喜欢写写随笔类似的观后感。

而且不要套路和模式,我写即我心。

可在一个知识付费的时代,我尝到或是看到了别人来自写书评或是拆解稿的成功,我就羡慕不已,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于是我开始刻意练习。

渐渐地,我发现不是这样的,方式错了,去年这一年我看了很多本书,可是能够真正被我写下来的基本为零。

因为我不再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最近我才发现,所谓的框架结构不是局限在某本书里或是某篇文章中,而是写作通用的技巧;而这需要自己在大量写作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框架。

如果我们在别人编制的摇篮里行走,思想就会被禁锢,只有先跳脱,再开始行动。

所以先写,把自己看的每本书先按照自己的所感所悟表达出来,一定数量以后,再看质量和方法。

现在,我是不准备继续做这样的事情了,我感觉内心有种力量再排斥,我想停一停。

最后我能做什么?

我本身是一位文字工作者,我需要学习足够多与专业相连接的知识,比如心理学、金融学、建筑学等相关知识,需要与我的工作达到融会贯通。

一篇拆解稿从写到定稿,基本要花掉我1天的时间,而如果我每天花30分钟,来阅读相关理论,再用30分钟时间来消化,是不是事半功倍?

而且我始终坚信,多多学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有利于我健康的职业生涯。

通过文字的总结,我更加坚定,有时候看似舍弃了一棵树,实际上时间会让我看到,前面还有整片林;而这样的事,我不是没有经历过,所以我愿意放弃眼前拥有的这些角色、地位和财富;选择去成长。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