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丝雨润春风

家有学生娃,既要辅导作业又要处理家务,怎么才能成为时间管理者

丝雨润春风  · 简书  ·  · 2021-01-30 00:18

孩子刚上小学家长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让家长焦头烂额,这不有一个家长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年级回家父母应该做什么,是先让孩子写作业,还是先弄饭呢?每天时间都不够用怎么办?这个问题着实难住了新一年级的家长,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作为一年级的家长,其实弄孩子作业和给孩子弄饭两者可以同时进行的,两者并没有什么冲突,前提是需要家长会合理安排时间和手里的事情,做好时间管理就可以了。

一年级的学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并且 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时间关键模糊,注意力集中时间段,活泼好动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独有的特性。家长在处理孩子作业的时候,就要把这一特性考虑进去,并且针对这一特性要有相应的方法。

1.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孩子的学习方式和习惯都要发生改变,尤其是一二年级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 ,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放学到家之后,稍作休息 ,让孩子吃东西,喝水上厕所,然后 告诉孩子当天的作业内容,并且告诉孩子先要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原则是合理优化时间,先少后多,先简单后困难,先书写后背诵,这是回到家之后,开始做作业的第一步,慢慢让孩子养成自己安排时间的习惯,毕竟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

2.规定时间。

前面已经说到了,一二年级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外界影响,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给孩子做作业设定时间, 所有作业完成需要多长时间,每一项作业完成需要多少时间,这个时候可以准备一个闹钟或者用手机计时,告诉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同时,家长就可以有时间去准备饭菜了,做饭的同时要时不时出来看一看孩子,提醒一下孩子。

这样做一来可以合理利用时间,也就是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做作业的习惯,也为自己腾出来时间处理家务,一举两得。

3.制定奖励制度。

前两步的完成需要第三步的辅助,孩子毕竟是一个有生命的鲜活的活体,不一定会那么听话受控制, 那就需要一定的奖罚制度,才能有效的帮助计划的顺利进行。这个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奖罚制度,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有什么奖励,完不成会有什么惩罚,这个需要双发一起协商。

比如:可以采用积分制,完成一项可以加1分,多少分可以兑换什么样的奖品,完不成就要扣分。或者是奖励小红花,完成作业奖励小红花,完不成就没有,多少小红花可以兑换什么 奖励等。奖品可以是孩子比较想得到的东西,那样实行起来会更有效果,孩子才会更有动力,但是不能轻易就能得到,也不能太难得到。

总之,家长想要在辅导孩子时不手忙脚乱,就要有一定的合理规划和安排,更要结合孩子的特点,奖罚分明,才能帮孩子养成好习惯,自己和孩子都成为时间的管理者,时间的主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