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冬日雨花

我的听书日记之三:《了不起的盖茨比》

冬日雨花  · 简书  ·  · 2019-05-03 06:1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许多书楼书店大咖隆重推送的一部精典作品,没有听书之前我对菲茨杰拉德是谁一无所知,更不要说他的作品。听完之后,我从书中看到了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和美国二十世纪的社会环境极其相似,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作者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出版了多部作品,光是短篇小说就有一百七十多篇。著有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夜色温柔》《美与孽》,《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非同一般。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多反映了20世纪“美国梦”的破灭。村上春树更是把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过程,看成人生最重要的相遇。在学术界评选的二十世纪百年百部英语小说中,《了不起的盖茨比》排到了第二位。

按我们分析作品的思维方式,应该从以下几点认识《了不起的盖茨比》1.背景及文学地位。2.盖茨比人物分析。3.作者写作手法。

1.创作背景及文学地位

菲茨杰拉德为了写一部刻画时代的著名长篇小说。为了找到一个更适合创作的安静环境,和妻子多次搬家。妻子热衷灯红酒绿的生活,和菲茨杰拉德只想创作的理念格格不入。为了报复菲茨杰拉德,妻子和一名飞行员有了私情,情感遭遇打击的菲茨杰拉德,把一切情绪倾注在了黛西身上。

当时美国政府对经济干预活动的减少,让美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人人都做着发财梦,抛弃传统的社会价值观,走进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菲茨杰拉德把整个国家的梦想,都寄托在了盖茨比身上。

就像我们自己写得东西一样,当时看不上眼,几年之后重翻重读感觉还不错。所以都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感觉。因此,《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后,评论家和内行人给予了极高评价,但这本书并没有大家期待的那般畅销。在菲茨杰拉德死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改变了这本书的命运。《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列入美国高中必读的书目,成为经典,而菲茨杰拉德最终成为耀眼的文学界英雄。

2.盖茨比之优点

小时候的盖茨比,有着严谨的生活态度。成年后,他爱上了一个姑娘,有了一个纯洁美好的信念。他为了自己的爱情,一个人远走他乡,艰苦创业。成为富豪以后,他又放低自己的身段,想要进入黛西的生活。当黛西犯下杀人罪后,他又替心上人承担起一切责任。

盖茨比成功的根源是爱情,最终爱情的梦想幻灭,他一无所有。他看似傻,实则一直在坚守自己的信仰。他看到了底层人民生存的艰难,也看清了上流社会的黑暗,更看透了女友的虚伪,但这一切,也依旧不能影响到他做自己。

3.小说的写作手法

盖茨比一直提及,码头尽头有一盏绿灯,这是盖茨比的寄托,代表着他的梦想。盖茨比时常伸手去触摸,想要靠近绿灯,可是却一直不能企及。梦抛弃了他,一直停留在另一边的尽头。这盏绿灯是盖茨比的信念,同样也是一个,看似近在咫尺,实质相距甚远离的一个梦。

小说一直以第一人称尼克的描述展开故事,故事梗概:一战结束后,一位名叫尼克的年轻人,到东部去学做生意。他的邻居盖茨比是一个大富豪,经常举办盛大的晚会,惹来众人的猜忌。在和盖茨比的接触中,尼克了解到,盖茨比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心上人黛西的注意。黛西的丈夫汤姆,是上流社会的特权代表,他对后来居上的暴发户盖茨比冷嘲热讽。故事最后,一起车祸,盖茨比的命运发生转折,他的梦想也瞬间化为泡影。

本书金句:

1.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2.通过一双新的眼睛去看待你已经努力适应的事物,这不免会令人难过。

3.我们奋力向前,小舟逆水而上,不断地被浪潮推回到过去。

4.人的本能,总是追逐离开我们的东西,同时却逃避追逐我们的东西。

听友难得彩虹的感悟: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盖茨比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爱情。他的遭遇再一次印证了,爱情是买不来的。但是在爱情的推动下,盖茨比得到了许多别的东西,如金钱、尊敬(尽管虚伪)、地位等。所以付出是一定有回报的,付出了A,得到了B;付出了行动得到了成长,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思考:梦想如果只包含对物质的追求,缺少人生意义的思考,那么它终就是海市蜃楼。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