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红豆范

简书里为何有这么多可信赖的朋友?

红豆范  · 简书  ·  · 2019-11-17 17:26
交流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论断。

到简书时间尚短,对简书的很多规则都没熟悉。但是,人的感觉有时候就是这样没有道理。

在简书写作的朋友都是可信的。

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以至于不得不去试着分析背后的原因,因为害怕这种感觉是错误的。

作者可不可信,可从两个维度来判断。

一个是时间的维度。主要看这个人写了多久的文章,更新持不持续。更文越是持久,越可以看出这个人的韧性。

一个是数量的维度。从数量上,数量多,可全方位的知道这个作者关心什么,擅长什么。文章无论如何虚幻,都是反映一个人的内心的,是一个人对自我或深或浅的剖析。

凡是能花时间用写作梳理总结自己的人,我认为都是负责任的人。至少,他不会骗自己。如果骗自己的话,他就不会来用文字坦露自己的心声了。

在今日头条,因为头条的规则,要求深度垂直,要求原创,他的推荐机制,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都很大,有时候动则几万几十万的阅读,在哪里注重的是头条的文章内容,正如新闻媒体那样的文章,看不到比较私人化的文章,感受不到作者的温度和情绪,所以,信任度相对少一些。

公众号文章现在越来越正规,因为其封闭性,我们通过转介绍、某篇文章、或者自己搜索才能看到自己需要的文章,除非长期关注,一般情形感觉还是与作者隔得比较远,需要加上微信进一步交流才能知道其可不可信。另外,很多公众号的作者并非一人,加之里面的回复比较慢,有的人好久都没登录去更新,所以信任建立也有距离。

微博、朋友圈文案,因为被微商玩烂了,很多广告充斥其中,无法辨认真伪。

而简书,创作是比较自由的,发文比较随意,很多情绪性文章经常看到,所以比较可信。这是我近一个月来得感觉。

更深一层探究,可不可信还有另外一层因素,就是文章的类型。

简书看到的文章,散文美文,自我剖析,讨论写作的文章很多。而其他平台,专家学者型、追求热点型的文章居多。

其他的自媒体平台,要么注重流量,要么注意勾魂,要么直接售卖产品,这类直接售卖产品和服务类型的文章,我们就叫住文案。那种不直接卖产品的文章,但是有着其销售的目的的,我们叫软文。

无论文案或者是软文,因为他们要打造信任,说明他们缺乏信任。

在简书上,类似的文案、软文都很少,这点有点奇怪。

简书怎么会没有这类文章?难道是我被关进了 信息茧房 了?

这不可能,我看文章不是按照推荐来得的,我喜欢从排行榜入手,点开作者的个人网页,有选择去看。如果这就造成信息的深井,我也是非常佩服的了。

同时,红豆范一直都认为写作本身就是交流,是异步交流。交流的工具就是文章。

交流是有情绪有观点的,无关文章质量,无关词汇多寡,就像一个人的大白话。

只不过,写文章是一个人瓜瓜的对着一群人说,与演讲不同的是,这群人是相继听到作者声音的,不是同时的接收到。文章放在那里,只要读者看到就是交流一回。

简书里边,这类或清新或情绪,或感悟或观点的文章,虽无声但情真,这种异步交流的效果极好。

这就是我认为简书作者比较有温度,有信任度的原因。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