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再向前一步

日更第27天:演讲能力

再向前一步  · 简书  ·  · 2018-10-15 18:19

越成功的领袖,演讲能力就越强。反过来说,演讲能力越强,就越可能成为成功的领袖。因为影响力是成为领袖的必要条件,而演讲,是实现影响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周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演讲能力。

01 认知台阶
听众得到一个知识,接受一个观点,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按照“听讲逻辑”而不是“演讲逻辑”一步一步设计演讲,引导听众到达你指引的方向,叫做铺设“认知台阶”。演讲主体不是演讲者,而是听众。
铺设基于“听讲逻辑”的“认知台阶”,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按照人的思考线索,而不是知识的树状结构来演讲;第二,无法否认的事实+无可辩驳的逻辑;第三,用幽默感,让认知的路上满是风景。
演讲能力的基础不是学识渊博,也不是技巧高超,而是同理心的强弱。同理心强的人才会知道从听众角度设计他的演讲稿,为听众设置美好的,易理解接受的认知台阶。没有同理心的演讲者,只是满足了自己的演说欲,而不是为听众提供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是不能将有价值东西有效的传递。有些老师只是自顾自的讲课,完全不管学生是不是在听,是不是听懂了。

02 画面感
画面感就是通过语言构造布景,让听众用眼睛来听演讲的能力。画面感,可以极大地增加语言的带宽,把复杂的情绪,编码在简单的文字中,传递给听众。怎么增强演讲中语言的画面感?几个小技巧:具体到细节,善于用类比,点睛用排比。
当演讲者要传递画面感时,那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一定会刻画在他自己的脑子里。排比句的应用会强化画面感,让听众在画面切换和情感增强的过程中理解接受演讲者所传递的思想。演讲者不能自己天马行空,要有同理心,让听众建立画面感,才是一场生动具体,便于听众接受的演讲。记得2018年寒冬,为了记录一线职工工作的艰辛,领导安排电视台和宣传科的两位小伙子到职工作业现场采访,他们回来给大家分享感悟:刚到施工现场,耳朵已经冻的失去了知觉,根本不敢用手碰,恐怕给碰掉了。他们让师傅们休息一会儿,师傅说:不休息,干活儿能暖和一些……每当我感觉工作压力大,觉得自己很辛苦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个画面,一线的职工不知道比我要辛苦多少倍,我有什么理由叫苦叫累。

03 开场结尾
一个精彩绝伦的开场,可以帮你的演讲拿到预判分;一个余音绕梁的结尾,可以帮你的演讲拿到附加分。有了预判分和附加分在兜里,及格估计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具体怎么做?第一,开场时,要善用四个技巧:提问,幽默,关联,和开门见山;第二,结尾时,可以尝试金句结尾法。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结尾是完美的落幕。
演讲可以用提问、幽默、关联、开门见山的方式来开始。

“一个人的成功85%靠他的人际沟通和演说能力,只有15%靠他的专业技能。”演讲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潜在能力,问题在于每个人是否发现,发展和利用这种资源。一个人如果能够刻意练习这些技巧,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