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我来也007

《道德经说什么》学习笔记22

我来也007  · 简书  ·  · 2019-12-14 10:31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二、译文

曲成万物是大道,懂得这个道理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像水一样懂得委婉迂回比直线更早地到达目的地,像水一样在低洼处先充盈灌满;认为自己知道的少才能不断努力进步,才能有所得;总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则会迷惑。所以圣人以阴阳相辅相成、相互统一这种整体的思维范式来知与行:不自我表现所以明智,不自以为是所以美德彰显,不攻击别人以抬高自己所以功德无量。不骄矜自负、自夸,所以能不断成长。正因为有不争之道,所以能曲成万物,反而天下没人能争得过他。古往今来讲的曲则全的道理哪里是一句假话虚言啊!实在是能把好的、圆满的结果归到我们这来,让我们得到啊。

三、解读

1. “曲则全,枉则直。”第二十二章一开头就交代了这一章的主旨,告诉我们懂得委婉迂回的处理问题,才会有更全面的更圆满的结局和结果。另外,这里的“枉”可以读成“弯”,意思就是我们要像水一样,遇到过不去的地方,要懂得绕过障碍迂回的流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

2. “洼则盈,敝则新。”洼则盈,是说水流的时候,低洼的地方会先被灌满充盈起来。意思是告诉我们,越是善于处下,越能获得更多,所以我们要谦逊、谦下。第六十六章里的“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故能为百谷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敝则新,强调的是这个世界生生不息的一种变化规律!有生有灭,是这个世界生生不息的基础。如果任何事物都长久存在,没有更替,那么这个世界也就不会再产生新的事物。

3. “少则得,多则惑。”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贪多嚼不烂。拿学习来说,认真地抓住一本经典来学习,比泛泛地听很多东西,要有益得多。再进一步理解就是,知道自己知道的少,才能不断努力,不断进步,自认为自己知道很多,就会骄傲自大,就会使人落后。就像做生意一样,什么都钱都想赚,什么事都想干,折腾来折腾去一点核心竞争力都没打造出来,最后就会被淘汰。

4.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就是太极图中对立统一的阴阳两面,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产生万事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所以我们理解问题的时候不能偏颇,要把两者统一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对事物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

5.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见故明,有了一点成就、一点本事,不自我表现,就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才能够更好的彰显。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我表扬,不自我吹嘘,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才能更好地呈现给大家。不自矜故长,矜就是骄矜,自矜就是做了一点事情洋洋得意,自己感觉自己很了不起,这样就会阻碍自己进步,所以不自矜我们才能够不断成长。

6.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始终践行不争之道,所以反而天下没人能争得过我们。

7.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古往今来,大家谈的“曲则全”的道理,不是一句虚话假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能使我们得到好的、全面的、圆满的结果的一种方法。

8. 这一章讲的一个重点命题就是“抱一为天下式”,即观察处理问题,不能够偏颇。如果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只懂得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抱残守缺的理解问题,那么就容易固执己见,所以我们要理解《道德经》里面的“一”,讲的是阴阳两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统一。然后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理解世界,理解问题,我们的思维方式才能够更全面,才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