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沐阳光_10f2

011-3生气通天论(第2段第3节)

沐阳光_10f2  · 简书  ·  · 2019-07-30 20:54

【 3】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第3段注解】:

1,虽有/大风/苛毒:苛毒指厉害的毒邪。

2,此/因时/之序/也:因时之序是养生学术语。指顺应春夏秋冬四时次序变化。

【第3段译文】:

        风是引发各种疾病的始因,但是,只要精神安静,意志安定,劳逸适度、腠理就能闭密,阳气就能卫外,即使有大风苛毒,也不能造成伤害。这是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来养生的结果。

古人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对外,要顺应自然赛变化和避免邪气的侵袭;对内,要谨守虚无,心神宁静。即思想清净,畅达情志,使精气神内守而不失散,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也是“静者寿,躁者天”的最好说明。

   【4】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第4段注解】:

1, 故/病久/则/传化:传是指病邪传入其他经络或脏腑。化是指变生其他病证。(1)故病久则传化:对于危急病证治疗必须及时,否则会迅速发展变化。

2,上下/不并:上下之气不相交通。(2)上下不并:中焦胃家有蓄积堵塞,以致上下不通。

(3)良医弗为:好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4,故/阳畜/积病死:畜同“蓄”,蓄积。阳气蓄积之后就乖隔不通,所以说“阳气当隔'.

4,粗乃/败亡:粗指粗工,技术低下的医生。

5,平旦/阳气/生:旦即日出天明;平旦,即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6,气门/乃闭:气门指汗孔。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于皮毛,故皮肤的汗孔称为”气门“。

7,反此/三时:三时指平旦、日中、日暮。

【第4段译文】:

         所以病的时间长了,就会传导变化,发生其他症候;如果病人上下之气不能交通,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人 的阳气过分蓄积,阻隔不通者,也会致死,对于阳气蓄积,隔塞不通,应该用泻法。如果不赶紧治疗,水平低下的医工就会耽误施治而致/病人死亡。

人身的阳气,白天都运行于人体外部,日出时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并趋于外,中午阳气最旺盛,到日落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关闭了。所以到了晚上,就应当休息,阳气收藏于内而拒邪气于外,就不要扰动筋骨,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平旦、日中、日暮阳气的活动规律,形体就会为邪气所困,而日趋衰弱。

第二大段主要论述了阳气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摄生不当,阳气损伤后所出现的卫气散解,内闭九窍,外壅肌肉的见证及机理。

文中以天体太阳作喻,突出了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为后世重视阳气提倡温补的医学流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阐明了人体阳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相适应的规律,指出了人以顺乎自然变化来养生的重要意义。

阳气损伤,内闭九窍,出现“煎厥”、“薄厥”的病变,是针灸临床常见病证,针者尤当高度重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