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余子霏

闹剧

余子霏  · 简书  ·  · 2018-12-08 23:10

刚才的一幕吵闹很戏剧化的结束。

闹剧的起因是果子想买一款乐高特警玩具,但我不同意。

不同意的理由很简单:第一,家里已经有一款八合一的乐高特警玩具了。果子想要买的,是一款单一的玩具。对他来说,也仅仅是10分钟的兴趣,作品完成后就被搁置一旁。第二,家里的乐高玩具,每次果子玩了以后就扔的满屋子都是,帮他收拾过后保持不了十分钟,又会恢复原样,让我甚是苦恼。所以我跟他,在他没有学会自己收拾玩具的情况下,暂时不会再买新的玩具。

或许是太久没有玩新的玩具了,又或许是受了饥饿营销的心理影响(此时商店里仅剩一款乐高玩具了),好说歹说,果子硬是要买。我也不松口,儿子百般争执,在确定我是真的不会买的情况下,一怒之下,竟要冲着跑出商店,幸好我手快将他拉了回来,然后抱着他走出商店。他百般挣扎,在出了商店后,直接就往地上打滚。

我拉他起来,指着旁边的椅子,严厉的对他说,“你先冷静一下。”然后把他抱着坐在椅子上。在我的手离开的时候,他拉住了我。虽然他还有怒气,但还是犟着脾气请求我不要离开,我的心瞬间软了,原本快要腾起的怒火也熄了下去。

等儿子怒气平息后,我们一起回到家。就在开门的时候,小家伙又开始闹了。我请他帮忙开门,他拿着钥匙站在门口,冲着我喊,“你不给我买玩具就别进家门了”。为他这会儿又冒出来的脾气,我瞬间有点好笑。

我问他:“如果我不回家,你一个人在家吗?有坏人来了怎么办?”听我一说,孩子的气焰小了些,但是仍坚持着不肯开门。

就在我快要忍又起脾气时,房东刚好经过,他逗果子:“我给你买玩具好不好?”。

果子不说话,只看着我鼻子直哼哼。

我顺着逗他,“爷爷家里有玩具,你要不要跟着爷爷回家?”。这句话把儿子惹生气了,他冲到我面前,冲着我喊:“手伸出来!”然后作势要打我的手。我只伸着手随他,他在我手上拍了两下。任他怎么生气、怎么发怒,我都是笑着,平静的回应他。他很无奈,感觉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最后儿子还是开了门,进屋子放下东西后,他带着弱弱的火气,和我讨论吃卤蛋的问题。

他说他全部都要吃,我不同意。我说必须一人一半。他说,大的他一半我一半,小的他两个我一个。我说不行,小的我也要吃一半。他气呼呼的从我手中抢过被我拆开了的大卤蛋,我也没在意,自顾去烧水了。本来也就是和他吵闹着玩,并不会真的和他计较一定要平分。

只是当我接好水,儿子却叫住我,把咬了一小口的大卤蛋还给我,虽然还带着些不高兴,但却诚恳地说:“剩下的都是你的了。”

当时心里着实被感动了一番,心想:也就是逗逗他,最后大部分还是给他吃的。小家伙把小卤蛋拆了,吃了一颗小蛋后递给我,“那中间那个小的给你吃”。心里不禁觉得好笑,但还是谢过他,接过吃了一小颗。然后把剩下的大卤蛋递给他。儿子好奇的问:“你不吃吗?”“我爱你啊,多的当然要给你吃啦!”

儿子瞬间喜笑颜开,压根看不出刚才闹了一番的样子。

一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儿子一举一动所暴露的,又何尝不是我曾对待他的方式呢。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次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对儿子大吼大叫、不耐烦,或者干脆直接开打。

我并不确信这样对待他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比起以前,终究是有些进步,也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与孩子良好沟通的最关键因素。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