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此时有声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伪文艺青年
今天看啥  ›  专栏  ›  此时有声

爱的定义?

此时有声  · 简书  ·  · 2019-01-27 13:19

爱这个词,简单又复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解读,有人理解为炽热的欲念,有人理解为强烈的情绪影响,有人理解为不舍,有人理解为痛苦。至于哪一个是对的呢?好像也并不重要


曾经很想找到一个好的爱的定义,什么才能是爱呢?也曾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去测量爱,评估爱,定义爱。


也许是由于一份不确定吧,我想要一个明确一点的答案,这样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但是似乎并没有什么真正让我觉得满意的答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曾经遇到一些人,一开口就是喜欢/爱,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都让我觉得是一种亵渎,对爱的亵渎!那我心中的爱到底是什么呢?


在各类影视作品中读过各种各样的爱,可能是一种被强烈吸引的感觉,渴望与对方建立精神或肉体上的联结。但是这种感觉在不同人的身上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可能是勇敢的去追逐,也可能变成一种隐忍等待,又或许会被我们强行压抑下去。 


仔细来看,这一切其实都是基于我们的认知、性格、价值观等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又或许是因为从一开始我们的爱就是不一样的。


曾经把这种强烈的吸引定义为一种爱,但是今天看了KY的文章后有了新的体会。我更愿意把这定义为一种喜欢,而不是“爱”!这种喜欢让我们想要与另一个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结,但是这并不是爱。


一直很喜欢的一个对于爱的定义是:爱就是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而不是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这是弗洛姆对于爱的定义,很好的宣释了我对于爱的理解。


爱,应当是无条件的!你是否愿意把对方的利益作为最重要的,是否愿意为了对方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利益?


我在判断爱是否存在的时候,有一个简单的标准,那便是那个人是否愿意维护你的最大利益,甚至在一些时候不惜为此损伤自身的利益。同时,这种对自我利益的放弃和对对方利益的维护,不是以交换和未来自身的收益为目的——尽管我们都会渴望得到回报。


仔细回想起来,那些影视作品里让我流泪的瞬间都是这样的瞬间。那些爱而不得,爱而不能的人,他/她们放弃自己的利益去维护另一个人的利益,这被我定义为爱。


但是有时候总会有那么些揪心的时刻,比如最近在追的《延禧攻略》,里面尔晴是最让人讨厌的那个人。看到她对爱的偏执,觉得有些可悲。对√,可悲!那是爱吗?

不是!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求回报的。她所谓低到尘埃里的爱,不过是一种不甘心罢了。自命清高的她,怎么容忍自己所爱之人被他人夺取?说到底是一种偏执的自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时候,我们也会面临这样的时刻:你不确定自己的感觉到底是什么,你也说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是你的直觉/理智(你已经分不清了)告诉你是错的,但是你就是想去那么做。所以,你在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做了某种选择。


这种选择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