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幸福并感激着

第六章婴儿的心理发展——第三节幼儿言语的发展——学习整理(25)

幸福并感激着  · 简书  ·  · 2018-12-09 19:46

幼儿言语的发展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概括作用和调节作用。言语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与成人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在实践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基础上,儿童的言语能力迅速发展起来。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

词汇的发展

儿童词汇的发展有先后的顺序,而且对情境的依赖性较强;儿童词汇的发展不均衡,发展呈阶段性。

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不增加。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关于词汇量的发展有许多研究,但由于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也有差异,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幼儿的词汇量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3〜4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

(二)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I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幼儿词汇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例如,幼儿的常用名词包括人物称呼、生活用品、交通工具、自然常识等。幼儿使用的形容词包括物体特征的描述,动作的描述,表情、情感的描述,个性品质的描述,事件、情境的描述等。

幼儿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增加。幼儿使用最频繁和掌握最多的词汇|是与他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词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掌握的抽象词汇逐渐增多。幼儿对所掌握的每个词的外延和内涵的理解也不断丰富和深刻

 例如,“形容词的迅速发展,是儿童句子复杂化的一个标志,也是儿童对 物性质认识迅速发展的一个标志”。朱曼殊关于儿童形容词发展的研究表明儿童2岁时掌握的大多为描述物理特征的形容词,2. 5岁开始使用描述动 作、味觉、温度和机体觉的感觉词,3岁时能使用描述人的外貌特征、情感和 品质的形容词,4岁以后是儿童形容词快速发展时期,4. 5岁开始使用描 述事件情境的形容词。幼儿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从描述物理特征到描述事件情境;从描述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从方言到普通话,再到书面语言词汇;从形容词的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这一方面充分反映了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也表明,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增加使幼儿有了进行初步抽象思维的可能性。

(三) 词类范围的扩大

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词类范围的日益扩大。有关幼儿词类的研究表明,幼儿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幼儿掌握得较晚,数量也较少,没有明显增加。

儿童掌握的词类与概念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名词、动词、形容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幼儿较易掌握。副词比较抽象,幼儿掌握较难。虚词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幼儿掌握起来就更困难。不过幼儿已经可以掌捏各种最基本的词类。

(四) 积极词汇的增长

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指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儿童的词汇量并不等同于他们正确运用的质量,这与儿童对词义的理解有关。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常有或失之过宽,或失之过窄的现象。例如把“粗”说成“胖”,把猴子身上的“毛”说 成“羽毛”,把“草地”称为“草原”,把“水果”与“桃子”当做同级概念 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准确和加深,他们不仅能够掌 握词的一种意义,而且能掌握词的多种意义,不仅能掌握词的表面意义,而 且能事握词的转义。这样,幼儿运用词的积极性也逐渐高涨。他们的积极词 汇比婴儿期大大增长。

当然,儿童对词义的理解受到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过于抽象的词,或远离幼儿生活的词,幼儿正确使用还有困难。在幼儿阶段,当儿童词汇贫乏或词义掌握不确切时,还有一种“造词现象”。

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律。词汇必须按一定语法构成句子,才能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词汇的同时,也开始学习语法,口语表达能力随之得到发展。

(一)语法的掌握

儿童语法的发展通常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即句子的长短和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

在句子长度方面,由于中英文语言的差异,关于儿童使用句子的长度的结论各不相同。国内学者朱曼殊以词为单位对汉语儿童使用句子的平均句长进行统计,结果发现,2岁儿童的平均句长为2. 91个词,6岁儿童的平均句 |长为8. 39个词。

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幼儿所使用句子的结构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幼儿主要使用简单句。2岁前儿童虽已使用复合句,但比例相当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复合句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复合句包括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幼儿比较容易掌握联合复句,其中联合复句的比重最大。偏正复句出现较晚,因为偏正复句要求用关联词反映事物间因果、转折、条件假设等关系,幼儿较难掌握

(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儿童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到幼儿期,儿童掌握的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也逐渐增加。幼儿对某些较复杂的句子不能完全理解,如双重否定句和被动句。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儿童最初的简单句是没有修饰语的,以后便出现了简单修饰语和复杂修饰语。据研究,2岁儿童句子中有修饰语的仅占20%左右,3岁儿童已达50%以上,到6岁时上升91.3%,幼儿期,儿童虽然已经能够熟练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但并不能把语法 当做认识对象。他们只是从言语习惯上掌握它。专门的语法知识的学习要到小学才能进行。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言语的发展还表现在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上。

3岁前儿童与成人的言语交际,往往仅限于回答成人提出的问题,有时也 向成人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所以主要是对话言语。到了幼儿期,随着儿童 活动的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大大增长,他们常常离开成人从事各种活动,从 而获得自己的经验、体会、印象等。在与成人的交际中,他们渴望把自己的 各种体验、印象等告诉成人,这样就促进了幼儿独白言语的发展。在正确教育下,一般到幼儿晚期,儿童就能较清楚、系统、绘声绘色地讲述看过或听 过的事件或故事了。

幼儿初期儿童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听话人要边听边猜才明白。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情境言语的 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有研究表明,4岁儿童情境言语占 66.5%, 6岁儿童情境言语占51%,4岁儿童连贯言语占33. 5%,6岁儿童连 贯言语占49% 。连贯言语的发展使幼儿能够独立、完整、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也为独白言语打下了基础。

另外,国内学者还对幼儿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李文馥等参照ITPA研究材料设计了口语表达和动作表达两个实验,探讨3〜6岁幼 儿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幼儿口语表达和动作表达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3〜5岁,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快速期。口语表达内容由可视的、外在的特征逐渐转向内在特征,呈现出由固有属性向关系属性发展的趋势。幼儿期动作表达以发展核心动作并进行扩展为主,4岁是动作表达 的转折时期。

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发展是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既有利于内部言语的产生,也为幼儿进人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掌握书面言语奠定了基础。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