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克东092周宇鹏

“全读懂”没必要~需要有“劳动”这门课——读《致青年教师》感悟

克东092周宇鹏  · 简书  ·  · 2019-01-19 22:23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读了吴非老师【致青年教师】的《“全读懂”没必要》至《需要有“劳动”这门课》几篇文章,每次翻开吴非老师的书,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吴非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读书中,“懂”与“不懂”之间是读书最有意思的境界,有学习的空间与动力!对于一本书,全部读懂了,一览无遗,那可能只能说明这本书内容浅薄;而完全不懂,那有可能是你选错了书,或者是把今后才能读懂的书搬到今天提前读了,在阅读中一点点的感悟,或是如梦方醒,才算得上是一种乐趣!回想一下自己的阅读经历,还真是这样,阅读中需要一点点地、不断地有所收获,欲速则不达。正如吴非老师所说:“跟着电视讲坛走,热衷于去读人家的‘品’,人家的“心得”,犹如吞嚼别人嘴里吐出的东西,很难有读书的乐趣。即使一知半解,以为‘懂’了,靠的是人家,自己的思维仍然没有多大的长进”!这段话说的很有道理,读书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老师,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权利,也要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作为教师,我们从事的是教育,这些细节很重要!有些认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其实教师不是“导演”,学生也不是“演员”,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者和探求者,师生平等地相处于同一个场所,就共同的问题展开探究,并在过程中学会评价。只不过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探索和研究,教师需要提出一些核心问题,同时,在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关注他们的思维发展,还要考虑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学习,,并逐渐培养创造意识!所以教师不是“导演”,学生更不是“演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当今的教学中开展“劳动”这门课程很有必要,让学生懂得敬重劳动,敬重劳动者,而不是鄙视劳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记得我们上大学时,课程中就有劳动课,去学校的植物园劳动,确实能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体验到劳动者的辛苦,不参与是体验不到的。理论和实践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学生确实需要这样的课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晚上参加勇气读书会,我的读书打卡出现在优秀小打卡展示界面,也列入了优秀打卡榜单,感觉与优秀老师的打卡笔记相比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还需要努力,但感觉与自己第一次打卡相比确实进步了很多。刚开始读书不知道读书笔记记些什么内容,也不知道如何去做读书笔记,通过学习与探索,慢慢也有了思路,一次一次的改进,现在感觉做读书笔记也比原来得心应手了,读书时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也会很快的提炼出来了。原来感觉很难做的事情,原来感觉自己做不了的事情,通过自己努力,也有了一些小小进步,我经常和以前的自己相比,只要自己每天有变化,有进步就好了!我会努力通过坚持养成读书习惯,让习惯成就自己的梦想,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通往未来的路!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