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王道明

写作必看,谁能写出这两种「味道」?

王道明  · 简书  ·  · 2019-06-15 23:19

昨天一位朋友对我说:人类的语言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不相信,只给你举一个例子就行了,你能说出苹果的味道是什么样的?而梨的味道又是什么样的吗?

仅描述味道,你来试!

你会发现很多词语对于这两个味道都是通用的,比如说香甜可口、清香、微酸……。让一个从来没尝过梨和苹果的人,仅通过别人词句的描绘就能体验到苹果和梨的味道,这绝对是天方夜谭!

不信,你来努力一下。

所以相对于人的感受来说,语言绝对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加上谈话的即时性,需要你马上组织词句,所以交谈过程当中往往找不到最合适的词句和最清晰的逻辑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数没有准备的谈话最终都会沦为扯淡,毫无收益。

而写作实质上是语言的深化。经过相对的深思熟虑之后,在你所掌握的,人类现有的词句当中找到最合适的,再用最清晰的逻辑,把事情“说”明白。把感受“说”生动。

写的本质是深度的“说”。

正因如此,所以写作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写作有很大的挑战性

写作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终极目标。写作一直都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在写作上最贴切不过了。

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

你需要“看到”更多别人看不到的事实,“体悟”更多别人未曾体悟的感受。你还需要能够熟练地运用人类现有的非常局限的词句,生动而又逻辑清晰地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这其实很难。就像前面说的,关于味道的描写。所以很多人看到一篇优质的文章会拍案叫绝。这也恰恰是写作的魅力所在。

为什么要写作?

因为写作永远在路上,而我们也永远在路上。能够写到什么样的高度?我们无法预计,但写作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好的自己,更加懂得世界,懂得词句的自己。并且没有止境!这就是全部。

当然作为写者,我们会在意别人对我们怎么看?对我们的文章怎么看?这没错。但问题的关键还是我们自己到底懂什么?包括懂多少词句。

听说过和“懂”还是两码事。

写作就是渐行渐“懂”的路程。没人能代办你的人生,当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那就去尽力做,即便最后没有达到你预期的程度,但你还是得认真、努力地去完成。在这过程中,你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然后,给自己一个期限,去达成目标。不用告诉所有人,不要犹豫,直到你真的尽力为止。

写作恰恰就是这样一条路。

写作恰恰就是这样一条路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