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十二Aa

拆解《定投改变命运》之知道做到之间的距离

十二Aa  · 简书  ·  · 2021-02-18 16:07

4.4 知道做到之间的距离

做投资更是如此 —— 那些之前已经作出的决策不可能基于后来更好的决策依据, 所以,不仅仅是悔之晚矣,更惨烈的常常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是定投策略的一个隐秘的好处:

它为采用者提供了一个很长的时间去学习、观察、实践、以及修正 —— 至少两个大周期的时间,足够任何人走完知道与做到之间那长长的距离……

由于定投策略采用者只有一招一式,反正就是买买买,其它的动作都没必要,所以,在开始之后的很长很长时间里, 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增长自己在这个领域里的各种见识 —— 主要通过 观察他人犯错误 —— 于是,他们最有可能 真正走完从知道到做到之间那别人根本无法走完的距离 。等到两个大周期过后,见识已经足够了,这时再做出的任何决策, 都有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高的决策依据, 无悔。

在投资领域里,尤其是对长期持有者来说,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

越是早期的错误所造成的长期代价越高 —— 因为在长期之后,那些代价会被无限放大……

并且,早期的错误持续的越久,长期之后的代价就越不可想象。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近似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98% 30 ≈ 54.55%

定投策略采用者的幸福之处在于,他们一上来就做对了,并且在接下来的两个大周期之内,只要照做,那就等同于绝对不会做错…… 在不出错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在做的事情只有两个: 首先是持续增强自己的场外赚钱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个:反复接受投资教育,耐心走完从知道到做到之间的距离…



曾经我们都以为:我知道了,我就能做到,起码遥遥在望!

但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发现,论证了一个道理: 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其遥远程度超越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如果我们不去正视它并去改变,它们之间甚至是遥不可及!



人们在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有三个方面原因:


1、 心理认知偏差的存在:

作者用自己锻炼逻辑的过程来说明:

本科毕业前,作者反复阅读Beyond Feelings并刻意学习一些逻辑,以为自己可以了。在多年之后发现自己仍经常地掉进各种已知逻辑陷阱。因为几乎每一个常见的逻辑陷阱都有无数的变体。

新东方教授作文与逻辑的过程中,仍吃力爬坡。

即使经过以上长期自我逻辑训练,作者仍然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现自己仍然会:明知有坑,仍然再次掉坑,还是同一个坑。


2、生活学习工作投资上的“前置引用”:

做决策的时候由于知识、见识、经验的储备不足,自以为基于慎重的独立思考其实是“坐井观天的独立思考”,导致决策失败。比如“先恋爱后结婚”,比如“我也是第一次当妈”,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比如“先投资后学习”。

通常只能先走起来才会发现决策是错的,也因为在走着,才会发现了更好的决策依据。所谓“无论如何都要开始做、同时也只能边做边学”,从前面错误的经验中发现正确决策的依据。


3、(针对投资领域)越是早期的错误所造成的长期代价越高 (尤其长期持有者)

因为在长期之后,那些代价会被无限放大,早期的错误持续的越久,长期之后的代价就越不可想象。


这个认知适用于家庭、两性、事业、亲子等各个领域。

本文着重在 投资领域延展


综上,我们真切的认识到了知道和做到的遥远距离及原因。

那么如何拉近知道和做到之间距离呢?


1、了解常见心理认知偏差,并有意识的避免这些心理偏差的影响。

① 通过读书、听课、跟随大咖、实践复盘、内观,搜集外部不同信息和意见来辅助参考,尽量多认识这些心理认知偏差,记录下来。

② 换位思考,尽量把自己当作别人,抛弃主观因素,想象它们会怎样看。

③ 利用核查清单。在自己做出重大决策前,对照①的清单,有意识地用这些偏差核对检验,思考并避免它们的影响,尽可能提升我们的认知准确度。


2、尽量规避前置引用的影响

在决策前增加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尽量多从他人的错误经验中学习,从书本中的过来人的成功经验中学习,来尽量多的代替自己为经验付出的代价。


3、(针对投资领域)执行定投策略

① 长期持有:因为定投策略采用者有很长的时间(至少两个大周期)去学习、观察、实践、以及修正,从知道走向做到。

② 只买不卖:只有买的动作,决策成本降低

③ 反复接受投资教育,增长见识:增长自己在这个领域里的各种见识 ,尤其通过观察他人犯错误来学习,为决策搜集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高的决策。

④ 持续增强自己场外赚钱能力


综上,可以耐心走完从知道到做到之间的距离……




本章新概念:

镜像效应:

在自我意识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并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镜像效应。这一效应来源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库利 指出,所谓“镜中自我”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概念。每一个人对于别人来说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它面前走过的别人,这正如人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容,身材和服饰一样。个体在想象他人心目中关于自己的行为、态度、性格等,也会时而高兴时而悲伤。可见,镜中我就是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时所形成的自我概念。这正如库利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心理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 自身 情境 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 失真 的现象。我们需要从理性的角度去了解认知偏差,从而有效避免它。


前置引用:

在计算机领域中专用术语(或称过早引用,Forward Reference),它通常会引发编译器报错,因为按照编程的规矩,任何变量都需要在声明之后才能引用。

作者引申到生活、学习、工作之中,用前置引用代指:那些之前已经作出的决策不可能基于后来更好的决策依据。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