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感知主义者
感知理论创造者,感知主义者,作家,王建平。
今天看啥  ›  专栏  ›  感知主义者

喝问:生命那么短,你正在失去什么?

感知主义者  · 简书  ·  · 2018-10-09 07:39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建平:《感知的过程、目的和结果》

生命存在的过程就是感知的过程,生存就是在感知,感知到什么,生存的状态就是什么,感知的结果就是生存的结果。生命都有感知欲,生命希望感知到什么?希望感知到有利于自身生命运转的互动物质,希望感知到安全、和谐、稳定的外在事物,希望感知到使感知更顺利、更便捷、更活跃的存在状态。生命的存在就是为了达到感知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感知结果,良好的感知结果就是生命与物质形成的世界平衡、和谐、永恒存在的保证。

不容置疑,生命是为着获得和保持良好的感知结果而存在的,生命进行感知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生命本身的生存,更是为了生命与物质组成的世界的存在。感知存在,世界才存在;世界存在,才有感知的存在。生命与物质都是构成世界的材料,感知才是世界的能动力和灵魂。

生命活着是为了去感知,生命的行为就是感知的过程,生长、觅食、寻偶、繁殖一系列生存活动都是感知行为的内容。人是高级的生命,人的感知行为更为复杂,行为内容更为多样。虽然感知最终的目的和结果与其他生命一样,但感知方式、方法、过程与其他生命大不相同。人不但有生命性感知,还有精神性感知;不但有直接感知,还有间接感知。人的感知活动远远超过其他生命体,感知量、感知度和获取的感知值均大大优于其他生命,所以,人的感知是世界存在的重要保证。

但是,正因为人有极其发达的感知能力,运行着极为复杂易变的感知过程,处理着庞大繁杂的感知信息,这就极易使得感知目的和感知结果陷于迷乱。感知过程的失控会导致感知性质的变异,感知活动的混乱与异化会导致人类的感知危机,正负感知值的急剧变换和任意波动不断损害着人的感知结果,感知目的迷失在感知过程中。

人的最大错误是把感知看作生存的过程和手段,把生命的存在作为目的。为了生命的生存,人不惜一切进行竞争,人与其他生命竞争,人与人竞争,人把自己个体生命的存在当作行为的最终目的。感知与物质服务于生命的存在,把生命的存在意义确定为:为了存在,把感知的目的看作是为了生命的生存,这导致感知活动的过程变异。感知不重要,感知的目标很重要,感知的目标主要是物质,所以,唯物主义,拜物主义就有了存在的根据。人在自我与物质之间选择与取舍,彻底忽略了感知,只将感知归于认识,将本体的感知视为方法论。

这个致命的认识错误取消了的生命的意义,抺煞了物质存在的根据,无视感知的作用、目的和结果,致使人的生存活动离开了正确的感知目的,将人的生存异化成彻底的物质感受与无节制的精神狂欢。

感知态决定着世界的存在状态,人类盲目的生存行为致使感知态恶化,而人类的感知态决定世界,这个感知的世界究竟何去何从?(明天接续)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