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米代sama

勘魔侠影录 第四十一章 魔教那些事1

米代sama  · 简书  ·  · 2018-10-05 22:32

“他是你的兄弟?”子桑问道。

程萧舒了口气,抬手叫丫鬟上了壶茶,这才慢悠悠地回答:“嗯,算是吧。”

“看着不太像。”

“像什么?”

“亲生兄弟。”

卖药郎不仅仅是相貌和他不同,就连周身的气质和做事方法都无一相似,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程萧慢悠悠地说:“他确实不是我的亲生兄弟,但是算是众兄弟里面对我算不错的了。”

子桑倒了两杯茶,一杯推给对面。

“魔教上一任教主活的特别像皇帝,宫里有的他几乎都有,他坐拥大片土地,身后支持的达官贵人,有权有势的人加起来都能上个早朝了,至于膝下的儿女。”

程萧无奈的摇摇头,一口气喝光了水。

“我知道的就有十几个。”

子桑忍不住问:“看来你坐上这个位子也不容易。”

程萧苦笑一声:“你听他们叫我教主叫的挺欢的,事实上哪有这么风光。我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爹前不久失踪了,找了几个月也不见人影,他之前惹下的各种事都还没了解,仇家遍布天下,教里有野心的人都怕惹火上身,就拿我先顶着,等所有的事都了结了坐收渔翁之利。”

程萧说着委屈,凑过来可怜巴巴地说:“你左一句魔教教主右一句大魔头叫的我好生冤枉!那些事都不是我干的!”

子桑用手抵着他,把他推远些:“我没说你大魔头。”

程萧还想再上来,子桑突然想起之前卖药郎那句:“你不会是他情人吧。”鸡皮疙瘩又起了一层,站起来向后挪了一步,说:“我是男人。”

程萧觉得莫名其妙:“啊?你是男人怎么了?”

子桑不想过多解释,怕自己露馅,连忙转移话题。

“程萧,我伤已经完全好了,多谢你这几天的收留,我打算即日出发。”

程萧一愣:“你要走?去哪?”

子桑没说话,程萧半晌反应过来人家本来就有事情要办,是半路出了点事才和自己回来的。

“你……伤全都好了?”

“嗯。”

程萧又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之前,在山洞里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说不定就死在那了。”

子桑又嗯了一声,顿了顿又补充道:“你这回也算救我,咱们扯平了,互不相欠。”

空气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不一会儿程萧打破了这种寂静说:“我也要离开了,不介意的话你和我一同走吧。”

二人骑马离开竹林时走过了三个阵法,程萧带着他兜兜转转前后转了不下一个时辰才出来,子桑暗自感叹这几天一定是自己有史以来处境最安全的几天了。

到了岔路口,二人齐齐勒住马,程萧回头说:“唐公子,你若是下山就走这条路吧,这里没有魔教的人把守。”

子桑抱拳行礼:“那你我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程萧目送着子桑离开,宝马上的那一抹白倔强地挺直着身子,身后的碎发因马的飞奔而狂乱飞扬。

好一位满身正气,意气风发的江湖公子。

程萧内心叹了口气。

唐公子,下次见面咱们应该就是敌人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魔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那时大多数百姓的生活还是不错的,北方产面,产矿材。南方种稻田种瓜果蔬菜,朝廷开通了陆路、水路、及水陆相结合的手法,汇聚起天南海北的人硬是让全天下的经济文化流通起来,相互弥补,沟通交流,天下一派盎然生机。

当然,也有流通不到的地方,比如小山村,小部族。

人们没有经过强制性地聚拢和集体管理制度,很多人祖上就居住在远离城镇的地方,后辈也就一直住在那里,交通不发达,经济也无法带动,村里年轻人就本着一房一地一老婆的想法,白天干活养活一家,晚上挑水修房和老婆拉家常。日子倒是也能过的去,当然也不会有更好的变动。

如若是突然老天发难,连年干旱或者洪涝,再遇到劫匪被洗劫一空,就相当于这辈子完了。

魔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一群不远千里从偏远地区一路迁徙的遇难百姓发起组成的,他们最初的宗旨就是扮鬼神吓唬来往的商贩,抢劫生活物资。为此他们开始锻炼自己的能力,学会用兵器,挖陷阱。商贩也为他们的出现而大为头疼,不惜耗费金钱请人专门护送,到后来这件事越闹越大,一开始逃难来的人又联合起当地的地痞流氓,流浪汉,乞丐,或者路过的江湖道士老骗子也掺来一脚,各路神仙都放出自己的独门绝技,把通商路搞的乌烟瘴气。路上劫到的东西都是平分解决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眼看这样下去不行,里面有头脑的人发话,我们这群人需要制度,要管理,于是领头的大手一挥将人根据所长划分区域和等级,老婆孩子在后方洗衣做饭缝衣服做炸药。男人在前面想办法抢物资。

等组织这件事的领头人反应过来自己已经拉来了一大帮无家可归的人,那些人跟着他已经能磕磕绊绊过日子了,他鼻子一酸心想,当年就是想能有个馒头吃,才装神弄鬼吓唬人。现在身边的人越来越多,自己想攒够了锅碗瓢盆就走显然是不可能了。后来和有能力的几个人一商量,又按手印表决,众人一致决定成立教派,顺势就这样过活了。

就这样魔教就算是诞生了,不过那时名字不叫魔教,起名的时候首领怀里抱着自己的小女儿青莲,他头一扬就朗声道:“咱们教就起名叫青莲!”四周所有人都拍手叫好。

后来抢劫来往商贩已经行不通了,一来人家毕竟是朝廷组建起来的,事情做大了会遭到朝廷肃清,二来现在的情形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就几个百姓抢抢就顾不得这些了,现在牵扯到这么多人,再去抢劫遇到铁板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首领决定转型。

青莲教里可谓是什么人都有,可能缺绝世高手,缺钱缺武器,但是绝对不会缺消息,他各路打听,将教里的人都费尽心思安排到镇里或者郡县去生活,大到让落魄的书生再去考试,然后当上个一官半职,小到托关系让一个老汉到某某府上给人家砍柴担水。今天安排一个,明天安排一个,到最后成果让人惊讶到不行,整个江湖从里到外都是青莲教的人,最后甚至宫里的太监和宫女都有青莲教的,一时之间这个可怕的群体手眼通天。

后人提起这段历史总是说,当时只要青莲教的首领点个头,第二天他就能做下一朝的皇帝,当然这是玩笑话,青莲教之所以这么快就壮大起来,主要就是和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投靠青莲教的人大多会有稳定的生活,首领体恤百姓疾苦,帮他们走出艰苦,断然不会有覆灭朝廷的想法。

后来朝廷还召见了青莲教的教主,为当朝百姓的安居乐业,以及带动周边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方面做出隆重表扬,还提起过让他任职到朝廷中办事,教主婉言拒绝,回到教中继续为百姓服务。

这是第一代的教主所创立的光辉事迹。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