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木一的成长日记

三十八岁时 刘同明白的三件事

木一的成长日记  · 简书  ·  · 2021-04-05 12:14

1.三十八岁这一年才严肃意识到:喝了酒,最好不要拉着人聊天,容易说错话。虽说酒后吐真言,但真言往往伴随着积压了很久的情绪,容易让人听不见内容,只看得见情绪。如果非要说,那就说一些开心的。感激谁,谢谢谁,喜欢谁,正面的话让你喝了酒也可爱,负面的话让你喝了酒变得狰狞。

2.以前给朋友下的定义太多了,什么不能和自己讨厌的人玩啊,放假了要在一起啊,要能互相分享秘密啊。二十出头的时候觉得都好对,现在可能也没啥秘密了,就觉得最好的朋友一定要是那种你问对方接下来该怎么办,然后大家能为你的问题坐在一起出谋划策。能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不是最重要的,愿意安静下来帮你分析现状就很难得了。

3.不要轻易表态,当听见或看见某个会触怒自己的观点或言论时,先去搜集相关事情和人的更多面。现在不是聪明和傻的冲突,而是信息过量,媒介们各取所需的冲突。尽量了解更多再发言,才能不至于显得那么傻。

4.以前找伙伴和搭档的前提条件是对方有足够多的优点,资源也好,能力也棒,但这一年才意识到前提条件应该是对方能坐下来和你沟通,你们互相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听懂了就不再重复,没听懂也能一直说到听懂。听不懂话而放弃沟通的人,再优秀也没用,起码对于你没用。

5.学会认[插图],也要学会立刻站起来别丢了心气。今年年初和一个老友掰了,只是因为大家都喝了点酒,我犯了吐负面真言的错误,而他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就是没什么能力,我做不到,没那个本事。”要是真没本事,我也不至于生气,但我很气一个人拿自己的[插图]来对抗外界,然后我说别联系了。我们就没联系了,所以我写了第一段喝酒尽量不要拉着人聊天的心得。

6.判断一个人能不能做好事,不是看他做的事大不大,挣的钱多不多,又大又多肯定有本事,但小事能做得细致、细心、周全,也很了不起。做事、做人能做得有逻辑,就让人觉得很佩服。

7.疫情期间和父母一直待在一起,多创造机会和他们聊天,比如陪爸爸喝酒,让妈妈作陪,能听到好多自己不知道的事,自己的,他们的。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了解父母。

8.如果懂得太少,别掩饰太多,最好直接沉默。被人问起,就说我不懂,会显得可爱很多。

9.别说“我以为……”,直接说“我理解错了……”,会让合作伙伴心情好很多。

10.如果一定要和人比较,比成绩、比现状都是暂时的,要比就比谁更能沉得住气,更能在某件事情上沉下去。这些年来,能沉下去的人,事业都一一上岸了;一直沉不下去的人,事业都逐渐溺亡了。

11.“感兴趣”可以在一起一段日子。“配得上”能在一起很长时间。“一起努力”大概就相当于“不离不弃”。

12.看到一句话,“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真正幸福的人,只不过都是想得比较开的人”,想得开很重要。之前写过一段话:凡事最好能做到想得开。想,就是能思考。得,就是有收获。开,就是会开心。做到这三个字,很多事就不是事。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