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左灯右右右行

【收到请回答】: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左灯右右右行  · 简书  ·  · 2018-06-01 18:18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有一个经典问题:

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呀?

——你还记得当时你的回答吗?

——你的答案,实现了吗?

贡献一张小时候~

【献给6.1的赠文】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颗稚嫩又蓬勃的种子,在爱与希望的灌溉下,肆无忌惮地上演着异想天开。

所以,每每老师问出童年的经典问题:“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呀?”每一个小孩都会不要脸地把“科学家”“宇航员”“大作家”这些标准答案挂在嘴边。

——当时年幼的我们,真是觉得这一切都简单得不得了,好像国家科学院、宇航局、作家协会之类的大机构都是我们自己开的一样。

最艰难的无非就是做出选择,选择自己到底要做哪个比较好,就跟认认真真权衡自己要上清华还是北大一样。


图片均来源于:花瓣 宁馨郁金香 《小王子》

当然,也有些深谙世道的小孩已经懂得,如果回答“老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诸如此类的话,那就会因为比其他小朋友“更识实务”,从而得到更多的小红花。

我就是那些小孩中的一员,为了讨得老师的欢心,虚与委蛇地回答:“想做和您一样的老师。”然后,为了卖弄一下文采,还一本正经地念起诗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啊!!”

现在想来,当时的陆老师是不是在内心大爆粗口,咒骂这孩子怎么从小就这么老成和圆滑,这么小就掌握了“拍马屁”的精髓。

这么一想,当时印象里陆老师慈爱的笑容都透露出一点变态之感。



但那时的我相信,我的回答一定是最迎合老师的口味的。正如现在的我相信,每一个小孩在自命不凡的时候都是无比真诚的。

他们都无比真挚地相信着,自己会萌芽、会壮大,最后以参天大树的姿态站在人类中心傲视群雄。

所以,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牛顿、毛主席也没啥厉害的,他们只是卡在常识考试填空里的一个名字,就算对他们不甚了解也只意味着丢了两分罢了。

他们想着:“看着吧!长大后看我怎么出人头地给你们看啊!”

【可当时那种“暴虎冯河”般的嚣张气焰,不正是小孩的可爱之处吗】?

那时候,会把作业本丢了当成世界末日;转头看到大风车动画片,所有烦恼就一扫而空;5月伊始,便开始期盼6.1......那时候,我们大言不惭地说话,我们无所顾忌地表达。



在这样有如天涯浪子般的洒脱中,我们在土地上茁壮地成长,骄傲地抽芽、绚烂地开花、招摇地长大,盼望着和大家一起长成一片偌大的森林。

【可人生这位勤恳的园丁,始终一丝不苟地把我们修剪平,有人多一寸,有人少一寸,也都不妨碍我们最终都成为了,这片大地上的普通人】。

于是,曾经那些不要脸的梦想,被从正经的宝座上拉下马来,沦为了不能脱口而出的玩笑。

现在说一说,比起宣誓,更像自嘲。梦想什么的,看来不能说了,但越往后,却发现越来越多话都进了不便说的口袋。

大人不同于小孩,大人的心思很重,早就改掉了一腔孤勇的口不择言,反而会精心编造很多话中有话,别有洞天的困局,用以画地为牢,用以作茧自缚。

于是,所有所谓的梦想腐蚀在土地里,我们的确茂盛林立,但我们也都默默不语。


所以,我们羡慕小孩子,是因为还不懂得“沉默是金”的他们,拥有着最厚的脸皮和那种口无遮拦的样子。

他们还不懂,不管狂风暴雨,我们这些大人有着“我自岿然不说”的默契。

在与这个世界的反复摩挲中,身为大人的我们,终于愿意低下头看看自己的倒影:原来当初的那颗种子只是无比普通的一颗种子,和其他千千万万的种子没有什么不同。

——它既不是葫芦娃的葫芦籽,也没有什么耀人的光华,更不是什么摄人心魄故事的开始。

【很多悲剧的开始,源于人们开始原谅自己的平庸】。想到自己孩童时的梦想,他们都会用童言无忌的真理掩盖当初的高傲和天真。

我们只能艳羡地看着现在的孩子。可惜的是,身在其中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珍惜的,他们不像我们明白,原来珍惜的情感,本身就是失去的变奏曲。

所以孩子们在6.1里欢腾,只看到一批批熊孩子抹上屁股红的腮红,欢欢喜喜地参加表演,开开心心地收下礼物,此外,不觉得6月1号有什么厉害的特别之处。

反而,我们这些半老徐娘和中年大叔,倒是欢天喜地、不亦乐乎。可能6.1是小孩子童心的庆典,也是我们对童心的祭奠吧。

【欸,没办法啊,那些逝去的最好的日子,都为我们的放荡不羁爱自由买了单。那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就努力做一个沉默可爱的普通人吧】。

说不定哪一天,通过我们的奋斗,我们也可以像小孩一样不管不顾地描画梦想,肆无忌惮地说着胡话,在暗潮汹涌又一片死寂的成人世界里,活回自己最初的样子。

又一年6.1了。现在的我们,就让比我们小的小孩好好做梦,数十年后好让他们也好好维护那些更小小孩的梦。


每一位童心未泯(20岁以下)的朋友

每一位老不正经(20岁以上)的朋友

儿童节快乐!!笔芯❤️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