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小曾姐姐

我和父亲

小曾姐姐  · 简书  ·  · 2018-08-13 15:25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和如今的零零后不同,我们这些生在80年代的小孩,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和父亲的关系,有很大的缺失,也有无法弥补的遗憾。

也许,有很多人像我一样,终其一生,都会对自己缺失的爱带着某种执念。

这种执念,会被特定的情景或文字牵引出来。完全释怀,需要很长时间。

还记得小时候,看到同村姐妹坐在她爸爸腿上,搂着脖子撒娇的情景。

先是惊讶,我没有见过女孩和父亲,还可以有这样的互动。继而是羡慕,羡慕她有一个宠爱她的父亲。

然后是自怜,父母拥有五个孩子,每天忙着养活孩子的同时,没有时间去考虑亲子教育,更没有心思去和孩子们谈谈心。

我们的上一代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跟孩子相处,皆源于他们的上一代,如何与他们相处。

所有原生家庭里,始终带着家族历史的烙印。


小时候的我,村里的长辈们都叫我“男孩子头”。说我投错胎,像个男孩子那样调皮,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爬树偷果,样样在行。

因为太调皮,经常会挨打。要跪在地上低着头,接受父亲拿着小竹鞭的问候。

尽管如此,父亲还是会教我读书,教我画画,教我弹琴,教我开车……

到如今长大成人,每次回家,父亲会教我做人做事的原则,教我遇事冷静,人生不要急躁。

当我慢慢长大,结婚生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中,我不断回忆起我的童年和父母相处的点滴。

我深刻体会做父母的不易,终于拥有难得的同理心。

当父亲渐渐老去,面对我的孩子时,早已失去了父亲的威严,只剩下满满的慈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